第三中文网

第11章 唱反调(第1页)

“李叔,族叔,小子不才,在东图县也有些人脉,认识一些人,听到的消息比那些道听途说的要准一些。”

里正和几位族老正为这件事拿不定主意。

里正开口,“孝永,你说说,外面到底是个什么光景。”

方才还吵吵闹闹的村民,自觉的闭上嘴,安静的等着他。

苏孝永很满意众人的态度,更是享受这种被人追捧着的感觉,他轻咳一声开口,“他们说的过于危言耸听。

朝廷已经派遣巡抚前往云州、甘州、岷州赈灾。

这次派遣来巡抚乃是威远侯,是皇后的侄子,侯爷武艺高强,且智慧谋略都是一等一的。”

李锐蹙眉,“你说这么多,与我们有何关系?”

苏孝永不悦的瞥了他一眼,“蠢货!”

李锐刚想开口,苏孝永转过头不与他多说,自顾自对着族老们继续说,“威远侯这个人嫉恶如仇,最恨贪官污吏,为人刚正不阿,是难得清官。

五年前,大贪官英国公一族被灭九族,便是由威远侯查出。”

村里的人哪听过这些,只听得一愣一愣。

“我得到最新的消息,咱们巡抚大人准备整治云州等地的贪官污吏,还有那些哄抬物价的奸商。

所以啊,有些奸商得到了消息,纷纷逃亡。

他们再不走,等待他们就是巡抚大人的屠刀。”

众人恍然大悟,觉得他言之有理,对那位巡抚大人很是好奇、崇拜。

李锐想说什么,但不知道该如何辩驳。

苏音蹙眉,大伯这一番话可谓是说到所有人的心坎上,也极具迷惑性,直接将她和李锐说的那些佐证,都成了别人畏罪潜逃。

“大伯,你怎就确定你的听到是真的消息,而不是道听途说。”

苏音不想将自己和李锐哥刚刚的心血白费,也不想让村里人走上一辈子的老路。

人群里的苏母见状,有些急切说道:“我相信音音和李锐说的。”

苏孝永没想到最先驳自己面子的人,是自家人,且还是在家里最不受待见的老三媳妇。

他面色一沉,“老三媳妇,音音这小妮子不懂事,你这个做母亲还纵着。

你平日就是这么教孩子的?在她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长辈。”

苏母被怼得又急又气,张嘴想要反驳,苏父忙开口,“大哥,你别误会。

她们嘴笨,但绝对没有不敬你的意思。”

苏音可不认同苏父的和稀泥,“大伯,我们这是在谈论着关乎所有人命运的事情,我作为村里的一份子,且里正叔也是让我说的。

我只是开口问了一句,大伯你又何必如此动怒?难道消息是你杜撰的?让我戳穿,才会如此恼怒?”

“若不是杜撰的,你又何须动怒?慢慢与人说道便是,为何用一顶大帽子,堵我的嘴?”

苏孝永瞪着眼盯着面前叭叭不停的小丫头,竟不知这丫头的嘴巴如此厉害,三两下就站在高处,更是用心险恶的诋毁自己。

“他不会真的是在瞎说吧?”

“李锐不是那种不知轻重的孩子。”

“音音舅舅分析的也不无道理。”

“唉,真不知道该听谁的。”

苏孝永听到周围人的议论,气不打一处来,冷哼一声,“告诉我消息的人乃是县令的侄子,诸位觉得是他们的道听途说准,还是我的消息更准。

本月排行榜
热门小说推荐
清穿之老答应

清穿之老答应

年过28岁,还不是虚岁,进宫13年从没睡过康熙一次,穿成这么一个老答应,琳琅觉得自己可以跳过宫斗,直接进入养老环节了本文已开启防盗,比例40,跳着看的姑娘们得等上一天了,麻烦大家了onnos买足一半章数...

退婚后,她下乡被糙汉掐腰猛宠

退婚后,她下乡被糙汉掐腰猛宠

一朝重生,最苦逼的真千金夏至就把假千金和自己未婚夫来了个捉奸在床!重生第一剑,先斩负心人。看她金蝉脱壳,去往边疆天高任鸟飞。夏至从第一次在火车上遇到周正安递给自己馒头开始,这个人就阴魂不散,每一次吃饭的时候都出现在自己周围,殷勤的又是给自己夹菜,又是给自己夹肉。什么好东西都要让自己先尝一口。夏至一边吃的美滋滋,一边警告自己,此人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最后见过世面的夏至变成了周正安的媳妇。周正安从小没有味觉的周正安在火车上遇到一个看着自己手里馒头流口水的姑娘,好心的姑娘把自己送的馒头直掰走了一半,从此周正安打开了味觉的新世界。每次吃饭的时候,夏至尝过的饭菜,他就能吃出来这饭菜的味道。他围着夏至团团转,什么夏至要嫁人?老子的媳妇儿谁敢抢!...

启禀陛下,驸马爷又要作死

启禀陛下,驸马爷又要作死

社畜李白衣意外穿越到一个男尊女卑的大坤王朝,意外成了镇国将军的儿子,李白衣那就一个兴奋,当场就要励志当一辈子的败家子,没事逛逛楼和里面才华横溢的女子探讨人生,学学英语。。。奈何总有人不想让李白衣学英语。也罢!既然不让我学,那就别怪小爷不客气了!...

家有傻夫:有屋有田有娇妻

家有傻夫:有屋有田有娇妻

戚若以为等自己年岁到了会被后娘随便嫁给一个汉子,可她没想到她后娘如此之狠,竟将她嫁给一个来历不明的傻子,还好还好,这傻子总算还晓得疼人...

宓皇后本纪

宓皇后本纪

新朝轶事汇编高祖好美妇宓后,原适虞国公陆,因罪得出,恰遇高祖微时,结为伉俪。郦氏,成后主妃也,为高祖所获,嬖之。旋高祖西狩灭赵,纳赵太后姜氏。高祖提剑芟群雄,于所平诸国后妃,入侍者众,独姜郦二妃承恩甚隆。国初定,高祖立卫氏为椒宫,姜氏与郦氏为东西二宫。三宫皆是再醮之妇,古今无匹。时人略有阴刺,高祖闻之不以为非,戏题今日能为天贵子,盖因三凤蔽日功之句,以表怜爱。...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