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斩催促道。
“首先,人类的记忆并不准确。
大脑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具有摄像机或电脑那种准确存储和提取功能。
我们的很多记忆并不符合真实状况,而是对当时场景的回忆和重建。
大脑会在一遍遍的回忆中修饰和重建场景,达到它所认为的感觉上的真实。”
“什么意思”
吕冰皱了下眉。
“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实验,用电脑合成出实验参与者儿时乘坐热气球的照片,然后询问他们对于当时的记忆。
尽管照片是假的,却有50的人回忆出了当时的情形,甚至有些人还回忆出了超出照片内容之外的部分。
然而,他们小时候其实是从未乘坐过热气球的。”
“这么离谱”
陶斩露出吃惊的表情。
“对,记忆源错误也很常见,记得和记得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比如明明半个月前的聚会上小张戴了頂棒球帽,你却记成小李,张冠李戴,但自己还会觉得自己记得非常清楚。
感觉上自己的记忆是真的,但其实是假的。”
“这么说的话,是不是可以认为回忆的次数越少,记忆的可信度就越高毕竟没那么多“篡改”
的机会。
按照这个理解的话,催眠才能说出的那些记忆,不是应该更准确吗”
吕冰提出疑问。
赵无垢撕开一包砂糖,往自己的杯子里加了半包,“通常情况下,催眠得到信息是种借助外力的记忆提取。
因为,有时候人们的忘记并不是真的忘记,而是将自己的记忆封存起来,简单理解的话,类似于自己给自己的记忆上了把锁。
打开锁,就能找到那些记忆。
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家会下意识的认为这种封存的记忆真实度可能会更高一些。”
“难道不是”
陶斩觉得自己就是这种认知。
“30的准确率和50的准确率,虽然概率起来有所提升,但并不能避免错误。”
赵无垢用勺子搅拌着加过糖和奶之后颜色变浅的咖啡,“即使是一开始被认为鲜明、准确、持久的闪光灯记忆,也依旧如此。
当然,这并不影响大家在回忆时的感觉上的真实。”
“所以,他们的记忆画面完全不一样,可能最早的记忆就是错的比如某些事让他们产生了起火源就在自己这边的错觉”
毕星似乎有点明白了。
“对的。
当然,还有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