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小吃店先装修好了,就先开始营业。
这次桌子多了,开业的时候八月和张氏都来帮忙,郑老二也来了。
八月收银,其他两个收拾桌子,还是郑老三和郑三嫂主厨。
他们之前摆摊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了,所以第一天开业的时候人就很多。
而且开业前三天买凉粉赠送山楂汤,酸酸甜甜的很解渴。
现在有了固定的小店,很多东西都可以做,三天营业结束后,山楂糕也开始售卖。
因为现在很多人不识字,所以他们买了颜料,专门请夫子画了食谱,然后贴在墙上,即使不认识字的人也能很明了的看懂他们卖的东西。
有了店铺以后,营业额上涨,每天纯利润大概能达到三两多银子,在这个时代,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收入了。
这些天又攒了一些钱,正儿八经的去买了十来个能干活的人,已经排到十八了,银也排到了十。
经过培训以后,又增加了三个镇的酸辣粉摊,路远的就直接在县城里的宅院住下,路近的依然回去郑家村。
县城变成了一个据点,郑老三每天回去的时候不用带餐具,回来的时候就会拉着满满的一车货,然后从县城里分下去。
现在如果做好了的话,一天的盈利能达到三十来两。
八月觉着本县的酸辣粉摊已经饱和了,下一步如果再做的话,就要到隔壁县去展了。
但隔壁县人生地不熟的,所以还想再等一等,人手也要再培养培养。
在酸辣粉店开张半个月之后,隔壁的小市终于也装修完成了。
也不在乎什么吉日不吉日,东西准备好就开张了。
基本上啥都有,之前处理好的兔皮,家里的各种青菜,兔子、鸡、土豆、山楂、编好的花盆、篮子、草鞋、柴火等等等等,反正只要家里有的,山上有的都卖。
春天买的那些鸡也都开始下蛋了,一天能有七八十个鸡蛋,开店了后都放在自家店里卖。
基本上兔子每天也能卖出去几只,还有人会提前一天或者几天来预订,生意还可以。
除了农产品,平时他们生活中能用得着的东西,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的,也都分别找了便宜的地方买了一些,反正这些东西卖不完的话就自家消耗,反正现在人多。
甚至店里还有纸卖,不过纸的种类不多,就是学堂里学生们常用的那几种,平时自家用量就挺大的,所以干脆一次性买回来很多,这样可以得到一些折扣或赠品,返回头来再在自家店里卖,赚些差价。
他们不止卖自家的,也和村里人说好可以寄卖,村里人定好价,每卖出去十文店里抽一文,当然他们卖的不能和郑家本来就有的重复。
像柴火这一类的,郑家人本来也没有空去砍那么多,几乎全是收的村里人的。
一捆柴能卖十文钱,如果自己去卖的话,要挑到城里去,还要挨家挨户去问。
如果到店里寄卖的话,直接挑到郑家就行了,省下那来回的时间还可以多砍点,所以村里人也很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