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与卢婉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而后两人极其不舍地分开了。
一路上,马想着师父带皇帝离开的目的是什么,一边绞尽脑汁地思索着到底该如何向董卓去开口提出返回西凉的事情,该运用什么样的话语去说服董卓,一边又不停地回想着卢婉所说的蔡文姬出嫁这件事,他的内心犹如一团乱麻,各种繁杂的思绪在脑海中翻涌交织。
他骑着马,就这样神思不属地走着,不知不觉间竟然来到了蔡邕的府邸前。
马心想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索性就进去看一看蔡师吧,毕竟自从来到洛阳这几日,连续经历了多场战斗,都还一直没有时间前来拜访蔡师。
一来呢,他是想询问一下蔡邕师父为何会选择带天子离开京城,二来呢,对于如何说服董卓让自己返回西凉的看法和建议,最后也是想要打听一下文姬出嫁后的具体情况。
蔡邕听到马求见的消息后,心中满是激动之情,连忙快步走了出来,亲自将马迎进了府内。
马极其恭敬地向蔡邕行了一个礼,蔡邕则急忙地将马扶起,随后两人便展开了深入的交谈。
他们先是就卢植护送皇帝出逃这件事表达了各自的看法,马对于其中的缘由有些不太理解,蔡邕便耐心而细致地向他解释起京城局势的复杂之处,其中包括从马返回西凉之后,何进与十常侍之间是如何激烈争斗的,十常侍又是怎样精心设计杀死何进的,接着扶持何进的世家势力又是如何成功剿灭十常侍的,还有后来董卓的董氏宗族又是如何巧妙地浑水摸鱼,趁乱获取并掌握了重要权力。
而也许卢植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复杂的考量,认为董氏早就有另立皇帝的心思,而卢植在朝堂之上备受排挤,无法接触到兵权,也没有什么话语权,或许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他才萌生出护送皇帝离开京城的想法吧。
马至此才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疑惑,清楚地明白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马再次与蔡邕谈论起当前朝中局势,蔡邕忍不住叹息,汉室江山已风雨飘摇,这般权臣另立皇帝的行为,只会让汉室江山所面临的威胁逐步减弱。
马也深表认同,毕竟他曾跟随卢植学习,卢植始终教导他要忠君爱国,他也将此铭记于心,可如今的局面实在是他不愿见到的。
蔡邕忍不住对马说:“孟起,你年纪轻轻就战功卓着,威震西凉,如今这种局面有没有办法改变一下呢?”
蔡邕明知这有点为难马,但还是说了出来。
马回应道:“蔡公,我多次向董公进谏,无奈董公心意已决,我心中实在不忍看到这种局面。
但你说的这种情况,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董公对我马家有救命之恩,又在我微末之时提拔了我,我怎能与董公背道而驰呢?”
蔡邕说:“糊涂。
天下大义是为公,私人感情是为私,怎能因私而废公?”
马默然不语。
过了好一会儿,马才说:“我也看不惯董公如今的僭越跋扈行为,所以准备回到西凉,保卫边疆,等待时局明朗。”
马说这话时,也是满心沉痛。
蔡邕愤怒的说道:“大丈夫处世,应当以家国为己任,岂能遇到事就逃避。
没想到你马孟起年纪轻轻,竟有如此懦夫行为,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才是我们这辈人该做的。”
马满脸羞愧,然而这件事实在是太让马为难了,暂且不说西凉本就是董卓的基本盘,马也在董卓手下任职,就说如今加上并州军团和西凉大军,又岂是马能够抗衡的呢?但马又对卢植、蔡邕等先生极其佩服,对他们明知不可为却还为之,为了国家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行为既敬重又爱戴。
卢植缓和了一下情绪,又说道:“孟起,朝中大事也不是你一个还未到弱冠之年的少年应该承担的,我刚才也有点过于激动了。
希望你心中能够一直存有忠君爱国的思想,如今此局面我们这辈人改变不了,最后为其而死罢了,但你还年轻,无论如何也要保存这个思想,未来还要靠你们啊。”
二人又谈论了一会儿朝局后,马终究还是忍不住地问道关于蔡文姬出嫁的事。
蔡邕此时的面色略显不满,带着些许责备之意说道:“孟起啊,如今可是国家危难之际,你怎么却只顾着儿女私情呢?”
马一时喏喏地不知该如何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