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街上的铁匠铺,门面不太大,低矮的房子盖一层薄瓦。
瓦顶、墙壁、地面上都布满烟尘。
走近,一股热浪升腾。
烧制通红的煤炭如火山岩浆一样滚烫。
哎?煤炭?真是让人意想不到,这个年代就开始使用煤炭啦?
‘叮叮···叮叮当···’
几个赤膊壮汉抡着铁锤,正叮叮当当有节奏的敲打着《晴天》。
门口的木桌上分别摆放有铜剑、铁剑、戟、锄等等铜铁器。
由此可见,这个时代锻造各类器具的火候技术已经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和几个匠人沟通基本全靠嚷,我告诉他们需要的尺寸大小;形状;用途以后,几个人多多少少是听懂了。
随后也不含糊,融铁就开做。
尝试做了几个,但都太厚,端着费劲,重的压手。
于是,经过一次次逐步改进后,又是一通乱凿。
直到耳朵都快震聋了,终于才算是令我满意。
背着黑锅回到李府,已经是到了午饭时间。
对付吃了几口,我便开始琢磨晚上需要做的菜品。
最重要的是,要充分挥铁锅的作用,红烧排骨、包饺子肯定是不合适了。
那,也只能是炒两道素菜了。
关键素菜人们爱吃吗?毕竟不像肉类那样口感直接。
哎?有了!
我可以做成青菜炒肉片和菠菜炒蛋啊!
敲定主意后,我便开始做准备工作。
如果单单炒肉片,炒出来的肉片肯定会柴,所以需要用水淀粉抓拌上浆。
可是,现在这年代根本就没有土豆和玉米啊!
看来,也只能用麸麦面粉提取了。
麸麦面粉提取的沉淀物肯定是不如其他淀粉好使,但是没办法,有些菜品的灵魂就是要前期的上浆和最后的勾芡。
既然达不到完美,那就将就着用吧!
一下午,我都在忙着提取水淀粉。
而后,摘菜、洗菜、切菜、切肉、上浆、打鸡蛋、新锅开锅、刷锅。
等等工序。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已经是接近四点多钟了。
大胡子朱二和白净朱峰以及一众丫鬟到点自觉前来观摩,剩下厨房内的几名厨师也早就翘以盼。
周管事更是早早的就跟在我屁股后面,有心无意的窥探。
我拎起大勺,起锅就开始炼制肥油。
铁锅导热迅,清澈浓香的油脂从肥肉中渗出,要说还是大油香啊!
猪油渣一起炒入菜里也不浪费。
这些古代人,根本就不知道这是好东西,以后专门熬上一锅猪大油炒菜用,并且,提炼的猪油渣包饺子,蒸包子,还有拌饭那都是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