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全抬头了他们一眼,给小弟递了几本着像奏折其实不是奏折的小册子,“没事儿,里面都是西洋画儿,虽说着有些奇怪,久了却感觉别有一番趣味。”
殿中铺着厚厚的毯子,隆禧翻了几页起了兴趣,扒拉着他们家二哥过的小册子找了个角落席地而坐,还很不见外的要了点心茶水边吃边。
小册子上的确是画比字多,有些是简笔画,有些是复杂的结构图,大部分都是各式各样的钟表,仔细找找似乎还有解释天体历法的。
简笔画他能懂,其他就不是他这个年纪该懂的了。
隆小禧翻着小册子,从两个哥哥的交谈中大致弄明白了他们这是在忙活什么。
有朝臣弹劾传教士,说所有传教士都不安好心,甚至上说他们意图谋反,要朝廷把传教士还有大清地界儿的信徒全杀了,传教的烧了,住的房子推了。
总之那不是什么好东西,烧的干干净净才好。
但是吧,人家传教士前朝的时候就住在京城,大清入关后也主动和皇室交好,说他们不安好心还能捕风捉影,说他们意图谋反是不是太过分了
康熙对那些传教士挺感兴趣,但是他只是个没掌权的皇帝,朝会上做决定的不是他,他对传教士感兴趣也挡不住其他人排斥。
那个叫杨光先的对历法一窍不通,也不知道为什么梗着脖子和传教士过不去。
前些年写文章骂朝廷不该让西洋人制定立法,最近搭上了鳌拜的关系,更是恨不得大清境内的传教士全都死绝。
上谎称传教士意图谋反的是他,要把信徒全杀光的也是他。
明明是个汉人,提起杀人比他们满人还凶残。
顺治爷在世时任用传教士按照西洋的法子为朝廷制定新的历法,新朝新气象,前朝的历法已经不适用,要让百姓都习惯大清制定的历法才能让他们打心底里认同他们是清人。
康熙和福全受父亲的影响,打小都对西洋的东西很有兴趣。
他们阿玛让汤若望、南怀仁那人传教士来制定历法是他们有本事,那历法在崇祯年间就编好了,只是没来得及正式版型天下就成了他们的。
汗阿玛觉得那个版本太繁琐,这才让传教士着手删改精简一番再说颁行天下,怎么到那杨光先口中就成意图谋反了
他懂个屁的历法
前明的历法已经不准确,不然前朝也不会着手编撰新的历法,历法是徐氏文定公徐光启主持编的,又不全是传教士的功劳。
在他们家汗阿玛把那历法改为西洋新法历之前,那玩意儿叫崇祯历
还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他咋那么有能耐呢1
康熙觉得杨光先这人有问题,尤其在鳌拜主持大臣审议过他的上疏后给传教士全部判了重罪之后,更觉得那人有猫腻。
汤若望判了凌迟处死、南怀仁被判流放,钦天监中和传教士关系近的全部死刑。
这哪是对历法不满,这是传教士杀了他全家吧没有灭门之仇能恨成这样
他就想不明白了,历法好用不就得了,管那么多干什么。
再说了,他杨光先那么大年纪,能不知道编撰历法的主要功臣是谁吗
徐光启还有前朝钦天监的那些人要是知道他拿新历来打压传教士,估计棺材板都压不住,死了也得被气活过来。
康熙和福全都不满意审议的结果,但是鳌拜等辅政大臣和杨光先一样都传教士不顺眼,大概是他们汗阿玛在世时和传教士走的近,所以那些传教士和汉臣一样,在满洲勋贵面前都是被排挤打压的对象。
吉祥物皇帝也是有脾气的,传教士的性命他保定了,还有那几个倒霉催的钦天监官员,一个都不能死。
康熙气的牙痒痒,暴脾气的少年帝王拉上二哥开始翻资料为下一次的朝会做准备,他还就不信他能吵不过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狗屁生。
隆禧本来在角落里翻小册子,顺便听两耳朵哥哥们的话,听着听着他们家三哥就开始暴躁,把杨光先骂了个狗血淋头还不解气,来是真的气得不轻。
骂也只能骂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不能骂鳌拜,万一清宁宫里有鳌拜安插的眼线,传到鳌拜耳朵里他不好解释。
这么一想更气了
隆小禧喝完茶擦擦手,趴在桌子上煞有其事的跟着道,“这个杨光先,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