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姐回来了》全本免费阅读
怪罪不怪罪的,穷疯了的沈大小姐哪还管得了这么多。
沈家虽然保住了,但一大家子吃喝拉撒都要花钱,更别说那些义务看守沈家布坊、染坊的雇工,总不能她回来了还要人家做白工吧!
?
这么算下来,35万银元还真不算多,这洒一点那花一点就没了。
而她要建的合成氨工场,有钱都买不到现成的煤气化炉,得自己买原料找人一点一点的攒,光是手工钱就不可能是个小数。
只能先造个小的了。
沈小姐忍痛开始缩减规划。
为了成本,舍弃工艺复杂但高效率的沸腾床,就选建结构简单的常压固定床。
炉体就用钢板造,搭配土法水泥的半露天厂房,上部内衬耐火砖保证温度,炉底加装钢制壁篦排灰。
虽然这种汽化炉的生产强度比不上沸腾床,但它造价便宜还容易操作啊!
而且还不需要单独制备纯氧做气化剂,热效率高,回收的蒸汽要是能循环使用,热炉对燃料的消耗还能更节省。
最重要的是,这玩意中洲的工匠能做。
哪怕是手工一点点敲出来,工艺也不至于不过关,这笔钱沈大小姐觉得必须花!
精打细算,贴贴补补,省下的钱都投给合成氨套组,这玩意才是吞钱的大头,也是她看好的未来摇钱树,氨能干的事儿实在太多了。
但沈小姐拟定的第一个产品却是化肥。
说起来可能有点不可思议,但她真的坚持了一名生存系统工程师的操守——以人类生存为第一考量。
中洲虽然地大物博,但在种田这块却一直遵循传统,靠天吃饭。
中洲的国土面积很大,但适合耕种的土地却不算多,许多还是地力贫瘠的中下等田。
即使一年无灾无难、风调雨顺,全中洲收获的粮食也仅能维持当年消耗,朝廷的粮仓里几乎没有结余。
要是遇上灾荒,日子就更难过了。
有余力的地区会从域外购买高价粮,穷地方就只能逃荒。
都知道中洲的粮食缺口大,每到这时候就总有黑心海商漫天要价,中洲人辛苦劳作攒下的财富水一样地流到了海外,换来的粮食连温饱都达不到。
一年又一年,日子就这么将就着过,丰收的希望都寄托在岐江以南的鱼米水乡。
岐江、湖德、上安三郡分布着万亩良田,一年两收,壶岭郡和广阳府一年三收。
最惨的莫过于北郡,虽然面积最大,但遍地都是坞桥这样的下田,有的还不长庄稼,是缺粮的大户。
唉,下等田。
沈繁星叹息。
刚拿到地契的时候她还挺高兴,等仔细询问了老管事平叔才知道,自家这些地有一半是荒地,另外一半都是下等田和劣田。
“老爷当年买荒地是要建织布坊,田是沈家祖上传下来的,咱们坞桥就没有良田,沈家也不靠田吃饭。”
平叔挺着胸脯还挺理直气壮。
沈繁星叹了口气。
她就说赘婿爹怎么良心现,竟然还留了沈家的地契没搜刮走,原来这些地根本不值钱,放着都没人要。
不过倒是成全了她。
搞化工肯定免不了污染,无害处理再精细也不能完全隔绝。
沈家的荒地在坞桥的下风处,再往远是一望无际的开阔地,不会对镇子产生影响。
她把这个想法跟平叔讲了一下,惊得对方半天都没回过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