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有了接下来便是播种,她缺人手。
起初听了她说的话,村子里的几位老人显得难以置信,只需在翻好的田地里有漏斗状的撒种器将种子撒在田里,就能每日领五十文的工钱,还有水喝,还包饭,还有养老保险可以拿。
“娘子什么是养老保险?”
一老汉问道。
姜宜合上账本,温和说:“只要在我这儿干满三年,满五十五岁退休后可享有每月一千文的工钱,且无需工作,只需将每日所得的五文钱交还于我便可。”
“不必干活,老了还能拿钱,这是好事啊。”
“娘子我今年六十了,还能干不。”
短短一日姜宜便找够了一半的工人,人到中年还能干得自己上阵,干不动的一封家书叫回儿子媳妇一家人在她地里帮忙。
三日之内,她二十亩旱田便开垦了五亩,她打算在这五亩地分别种上辣椒和棉花。
只要养护得当,丰收时收益必然不少。
工人按季度给工钱,提前支付,一转眼她手底下就养了三十几位佃户。
得益于甜水镇的地理优势,她一月前的筹谋开始有了成效。
那些在她这儿签了订单的客商回来了。
远香楼一开门,便被他们堵得水泄不通。
姜宜赶到时,前堂后厨忙得不可开交,小二小厮隔空传递盘子,端菜的吆喝着菜名,跑堂点餐顾不过来,恨不得有三个脑袋。
她在大堂前站了没一会儿,七八个脚商便姜她围住了。
“都是听闻甜水镇上有家菜色绝佳的酒楼,过来品尝的。”
一个在她这里下过订单的脚商说。
这一整个大堂,原来都是吃货。
“打卡来了。”
姜宜自语说。
“什么打卡?”
“就是特地来的意思。”
姜宜解释。
行脚商一拍手:“这个词话。”
不多时又有几个脚商看见她围了过来。
一个说:“姜娘子越好看了,竟险些认不出来。”
“姜娘子,您给的食谱在京城卖疯了,辣椒再订个二十斤。”
另一个说。
大笔票子进账,让她一时应接不暇,干脆领着人到田家村现场取货。
她给雇来的佃户们挨个了手套,以免辣椒辣手。
几个佃户拿过手套,看着地里红艳艳的一片,呆得长大了嘴。
“好看,这些东西红红火火的太喜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