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伴随着炎热的海风,是夷州岛早稻丰收的季节,整个夷州岛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期。
蔚蓝的晴空,烈日骄阳,金黄的稻田随着滚滚热风掀起一层又一层的波浪,东宁府百姓们都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香味,一眼望去,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家的,今年粮食大丰收了!
去年一亩地产350斤米,今年居然有500斤米!”
一位长相黝黑的农家妇女对着男人道。
“多亏了监国殿下的海鸟粪,否则哪里产得出这么多粮食!”
男人感慨道。
今年的夷州岛确确实实大丰收了,得益于饱含氮肥磷肥的海鸟粪,老百姓们都乐坏了,可惜夷州岛开垦的耕地主要集中在南部一带,还有很多未开发的土地。
这次大丰收够四十万人一年的吃喝了,老百姓难得有余粮,夷州岛的粮食问题终于解决了。
除了稻米大丰收外,东宁府的百姓还有一件事情津津乐道。
那就是红薯和土豆也成熟了!
“传言说新粮来自于遥远的殷洲,那里有商朝的遗民!”
“确实如此,播种下去的时候,东宁日报报道过几次!”
“也不知道产量如何。”
民以食为天,这才是这群百姓们最关心的。
“想必应该比我们种的这些普通粮食高很多吧,东宁日报不是说了吗,播种的时候,监国下了旨意,以后咱们愿意种新粮食,出二两银子一亩保底收购。”
一名百姓分析了一会后说道。
“二两银子一亩的价格保底收购啊,那赶紧去官府报名种新粮!”
一名百姓感叹道。
东宁府周围,那些好奇新粮收成究竟怎么样的百姓们迫不及待地去看热闹了,因为《东宁日报》说了,今天就是收割新粮的日子,盛情邀请广大民众前去参观。
对于收割红薯和土豆,郑克臧早有准备,时间一到便在《东宁日报》上面刊登新粮收割的方法。
并且为了保护新粮的产出,郑克臧督促朱天贵派手下守好红薯地和土豆地,预防有人偷偷将新粮藏起来。
这也是逼不得已的,郑克臧不想把辉煌点数浪费在兑换红薯苗上,他还想要大规模推广到全夷州岛,可不想刚收上来就被疯狂的百姓偷没了。
不是郑克臧不相信百姓们,而是他太清楚红薯,土豆这两种新粮的产量了,有海鸟粪在,保底亩产都有一千斤,百姓们视粮食的产量如生命,一旦两种新粮的产量出来,百姓们必然会为此疯狂,会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原来红薯和土豆是长在地里的!”
一个百姓在看到东宁日报上的新粮收割方法后,稀奇的道。
说是收割,长在泥土里的甘薯和马铃薯都需要锄头来挖,或者用牛来犁。
随着一头黄牛拉着木犁地在一块红薯地犁了过去,新粮个收割正式开启。
这是一个彻底改变明郑粮食产量的开始,明郑很可能会因此而开启一个新的纪元。
先从红薯地开始,不需要多久,仅仅一会儿功夫,一株株红薯就被挖出来,摆放在田垄上面,一时间,整个田地都能够看到大量的红薯。
“开始称重!”
有人拿着箩筐装好红薯,有人拿着大秤和本子。
一筐筐红薯不断的过称,很快就超过了一千斤。
而这,还没称够一亩地的量呢!
郑克臧看了看已经过称的番薯,再看看田里面剩下的红薯,整个人的都笑的合不拢嘴。
“来人,给我拿锄头来,本监国要亲自挖几颗红薯看看。”
上辈子听信谣言,将真心待自己的继母和弟弟逼走,更被白莲花和渣男一起欺骗利用,最终落得一个凄惨无比的下场。重生之后的陶小雅脚踢渣男,拳打白莲花,然后哄回继母和弟弟,只是哄回继母和弟弟之后,陶小雅发现除...
科技图书馆科学的至高境,就是神学一次意外的救人,让陈默获得收藏着无尽科技技术的科技图书馆,故事从此开始...
云禩穿越了,穿成了九龙夺嫡中注定惨败,最终被圈禁而死的八爷胤禩。天无绝人之路,一睁眼竟然绑定了与世无争悠闲种田空间a,管你九龙夺嫡危机四伏,云禩只想有事种种田,无事喝小酒,78元一斤的白草莓吃到饱...
晚12点之前更我很肥,可以宰啦 ̄3 ̄╭下本灶神崽崽穿成九零小厨神求收藏预收食梦貘穿成反派他妹求收藏预收穿回千禧年改造我妈求收藏本文文案孤儿宋乔曦穿书...
...
红药是个陶俑,某知名亡朝暴君昏君墓穴里的陪葬陶俑,像他这样的还有一万八千个。可惜同俑不同命,昔日一个墓坑的同僚们都住进了博物馆豪华恒温恒湿展示柜,他却被某个不开眼的盗墓贼偷梁换柱搞出了博物馆晋升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