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一时之间,没人出面说话。
半晌之后,长孙无忌只能无奈地站出来。
他是文官之首,这个时候,也只有他站出来了。
“启禀陛下,科举制度,始于前隋。
而我大唐,沿袭隋制,并且经过不断改善,已经十分完美了。”
长孙无忌之后,房玄龄站出来说道“陛下,科举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制度。
他给了寒门子弟进阶的途径。”
杜如晦“陛下,科举制度,十分完美。”
魏征“陛下,科举制度乃是国家取士之根本,乃是不可动摇的国策。”
听到群臣的回答,李世民不由失望地摇了摇头。
这满朝官员,可以说是大唐的决策者,是大唐最聪明的一群人。
可是就这一群人,居然都不到科举制度的缺陷所在,居然都比不上苏长生一个人啊
李世民不由说道“可是,朕却是觉得,科举制度,缺陷多多,必须要改革才行啊”
李世民话音未落,魏征马上站出来,疾言厉色地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啊”
“科举制度,乃是我大唐国策,绝对不可动摇”
“科举制度,经过吾等不断论证,已经是最为完美和完善的制度了,万万不可改动。”
听到魏征的话,李世民不由冷笑道“是吗你真的觉得,科举制度已经尽善尽美了吗”
魏征大声说道“陛下,科举制度,已经尽善尽美了”
李世民冷笑道“哪朕就说几点,科举制度,是否真的是尽善尽美。”
“第一,科举考试,每年举行一次。
考生秋天就要赶赴长安。”
“而一旦落第的话,返回故里,又要半年时间。
这一年时间,几乎都耽搁在路上了,他们哪里还有时间学习”
“第二,考试之后,并不是马上就能够做官,而是还需要吏部进行考核。”
“但是吏部的考核内容,是公文写作。
而寒门子弟,又有几个接触过公文写作的呢”
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