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皇室办了一场大喜事,皇家的长公主固伦和敬公主远嫁科尔沁,皇上还在京里为她修了一座公主府,准其随时回来居住。
皇家嫁女的阵仗声势狠狠地震撼了京城的百姓们。
从正阳门外百里红妆铺地,一直通向远去科尔沁的古道,长长的嫁妆箱笼堵满了北京城的街道。
大阿哥永璜这次负责公主的送嫁工作。
和敬哭得嗓子哑了,也没再能见到她皇额娘一面,内侍宫女们只以皇后身体适,不宜打扰为借口。
就算她去求太后,一向疼她的太后也态度强硬地不准她们母女相见,言语中竟透露出,让她作好皇后可能要离世的思想准备。
和敬满腹遗憾,悲悲切切地走了。
内务府又开始筹备东巡事宜。
乾隆这一次东巡主要是为了临阅河工和遭运事物,途经很多发达繁荣的重镇,景色也悠美自然,所以奉皇太后同去。
本来想过带着孩子们一起的。
蔡新这次却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话里话外都表示,他这个作师傅的,是相当地不看好总是出去旅游而耽误学业的阿哥,而且是对着先帝的遗像宣读祖训。
乾隆在恼怒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蔡新是个尽责的老师。
他这个作家长的不该和老师对着干。
所以随行人员中,没有一个阿哥格格。
让众人不解的是,早就传出卧病在床的皇后娘娘,竟然也在随员名单中。
乾隆带着太后妃子们浩浩荡荡地东巡去了,为了怕富察氏留在宫中生事,乾隆不顾她已病得缠绵病榻,硬是带上了马车。
外面风和日丽,长春宫里的老人却已遭到大清洗,如今侍候皇后的奴才们都是乾隆的心腹,只听命乾隆一人,没有人会和富察氏说一句话,她被彻底地隔离起来。
清宫里虽然没有几个大家长坐震,日子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阿哥间紧张的气氛也有所缓和,其实以前也只是永琪一个人紧张,再看到永珹时他常常是红着脸扭过头,而不再是时不时地找麻烦。
几个更小的萝卜头们茁壮成长着,能跑能跳正是逗狗撵兔的调皮年纪。
宫里全部交由贵妃们管理,孩子们也放开许多,每日虽不至于鸡飞狗跳,也让娴贵妃代管宫务的日子充实很多。
乾隆出巡在外,谒孔庙,登泰山,每隔五天就有书信口谕传回,大多数是给军机处的军机们,或是批复贵妃宫务的请旨折子。
永珹受宠若惊地发现,乾隆竟然还专门给他写了信。
信中的内容无勉励他用心向学,友悌兄弟,虽是了了几语,却透着淡淡温情。
乾隆人虽在外,每日要处理的事情却不减反增,下旨如有奏章到,立即呈进,不分昼夜先紧着公务处理。
能有时间想起他这个小孩,并写信回来,已经是大大地不易。
永珹投桃报李,把自己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捡着有趣的写,尽量博君一笑,希望看他的信件让乾隆觉得轻松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