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位列八公之。
虽然贾演和贾源两位兄弟都袭了爵。
但是荣国公贾源袭的是镇国公。
宁国公贾演袭的是低一级的辅国公。
不过在金陵,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贾府的这两位国公爷。
兄弟两人年纪轻轻便已成人中龙凤。
早年先皇踌躇满志,举兵收复失地,大扩疆土。
是荣国公贾源最先站出来白袍换铁甲,跟随先皇驰骋疆场。
几番奇谋立了功,自己招兵买马扩充队伍,这才把兄长贾演招进子弟军。
从此,贾氏兄弟,兄长在阵前冲锋陷阵,小弟在帐中运筹帷幄。
两人天衣无缝的配合竟屡破奇兵,战功赫赫!
功成名就之后,兄长贾演敕封为宁国公,封一品爵。
后由其嫡长子贾代化袭了二品爵,再由嫡长孙贾敬袭了三品爵。
贾敬一心修道,便把爵位给了自己的儿子贾珍。
而荣国公这边,许是由于偏爱。
由贾代善袭了爵之后,还连着荣国公的名号也一并给了他。
贾代善虽把爵位给了贾赦,贾源却还是为贾政,求了差事!
至于荣国公为何要这样做,这么多年贾府里全都闭口不谈。
贾芸隐隐感到,这其中必有隐情。
“说起来,我倒是听过你们老荣国公的不少事迹。
要说宁国公是武将出身,这是众所周知的。
可荣国公却是文武双全的!
当年我们才进宫,闲了就听宫里的老人说起过。
你们荣国公虽是以军功起家,却在受封之后大力开办书院。”
“竟有此事?”
贾芸问道。
“虽说你们家的书院如今只为着你们贾府子孙读书方便,可你知道,当年荣国公开办书院之际,也就是你家书院最鼎盛之时,谁到此来附学过?”
张太监喝了一口茶,不紧不慢的说。
“是谁?”
贾芸心想着最大最大也不过就是王爷了吧?
“先皇!”
“竟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