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时候不早了,小爷也快去准备着吧!”
说完,张太监便回去了,贾芸苦留喝一碗茶,都不肯。
“回去还得复命呢,往后有的是机会一起喝茶呢!
得了,别送了,走了!”
贾政这边听说宫里来人了,只当有什么事,赶紧坐轿到后廊贾芸的府邸问个一二。
“我才听说宫里来人,赶紧坐轿过来了,不只是元春那里有什么事还是……”
话没说完,看见桌子上的托盘里叠着一套官服,并金印册书等物,“哟,这是有好事了?”
贾芸让贾政坐了上,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
“好事,好事,咱们芸小子总算熬出头了。”
贾政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看来皇上必是深思熟虑过的,这些日子上朝,竟没透露过一点。”
“从前在宫里,皇上也曾透露过要许我官职,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我掌管三法司?”
贾芸不解地问。
“三法司在我朝一直都是极重要的职位,分别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往常这三司里刑部权责最大,大理寺则是这里面权责最轻的。
遇到要案大案,涉及三司会审。
皇上让你做都察院御史,目的是监督百官,可又封你做三法司掌史,权责竟大过刑部,这我倒有些看不明白了,我琢磨着可能是因为你评判忠顺王的案子有功,此案涉及皇上手足血亲,让你掌管三法司也许还有其他的用意。”
贾政捋着胡子说道。
“其实我一直觉得忠顺王的案子还没有了解,我总觉得背后总有不可告人的阴谋。
只是皇上好像并不想继续深究下去……”
贾芸说道。
“既然说到这个,那我就嘱咐你两句。
自古以来,血脉亲情的背叛最伤人心。
我怕你一向认真,只顾真相实情,忘了伦理纲常。
即是皇上有意放一放,你照做就是了,若是心里实在有疑影,只悄悄地查,没有十足的证据,万不能说出口。
伴君如伴虎,你现在虽然圣眷正浓,也要小心谨慎才是。”
贾政语重心长地说道。
“是,我明白了。”
贾芸点头,万幸自己有这么一位大家长,好长辈,可以给自己拨云见日,答疑解惑。
第二日早朝,贾芸赫赫在列。
这朝中一般的大臣早已私下会过,大家对于他的升迁并不意外。
朝堂上议了几件平常事,贾芸直抒己见,也博得了一众大臣的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