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文网

第五十九章 绝顶聪明杨修(第1页)

杨修,字德祖,今陕西华阴人,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

杨修学问渊博,极聪慧,任丞相府主簿。

史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

是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出身世代簪缨之家。

《后汉书》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为人好学,有俊才,建安年间被举孝廉,除郎中,后担任丞相曹操的主簿。

当时曹操军国多事,杨修负责内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又《世说新语·捷悟篇》载四则杨修展才之事,他的才华曹操亦曾自叹不如。

后杨修数次助曹植通过曹操的考验,然而曹植日加高傲,杨修本想和他疏远却不能,亦不敢,曹操亦因知道曹植受杨修之助才通过考验,颇为气愤,后来他曾写信给杨彪中提到:“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

最终于建安二十四年秋天,被曹操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

凡罪犯收杀,杨修叹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杨修所着赋、颂、碑、赞、诗、哀辞、表、记、书凡十五篇。

杨修作为曹氏集团的谋士幕僚,是三国的悲剧人物,他出身世家,才思敏捷,一度深得曹操的器重,却最终以罪被诛,表面上是恃才傲物招人妒,实际上是自作聪明惹的祸。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大肆描绘和渲染此事,以贬斥曹操的忌才和残忍。

其实,除却与曹操的矛盾外,杨修的聪明给他埋下了人生悲剧的祸根。

杨修的聪明是与其家学渊源有极大关联。

杨氏家世为汉名门,祖先杨喜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就封侯拜相,史书记载:“自震(杨震)至彪(杨彪),四世太尉。”

如此显赫的家世,只有四世三公的袁氏世家可以媲美。

与风光无限的先祖比较,杨修的个人才华毫不逊色,他才思敏捷,聪颖过人,在当时颇有令名。

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又任丞相府主簿,可以说,杨修的确是有自负的资本。

据《三国志》《曹植传》记载:“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

,又有“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

可见杨修才华出众,能力群,所以深得曹操的信赖和器重,曹操才会任以“总知外内”

的主薄一职,而且“事皆称意”

而由“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

的状况可见,当时连魏太子曹丕也要巴结他,而其中的“并争”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