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论功行赏完毕后,众人都是喜笑颜开,他们迫不及待的换上崭新官衣,到处显摆。
尤其是吴铁匠,祖上几辈人都是底层匠户出身,何时想过能混到个官身。
自从当上总旗官后,连睡觉都舍不得脱下这身总旗官衣,一天恨不得多洗上几遍,生怕弄脏。
几日后,关于刘博源的任命状发下来了,他以千户职被充任为威武堡防守官,主持威武堡大小事务。
原威武堡千户李耀,被升任为卫指挥使司佥事,副千户赵世相被升任为卫指挥使镇抚,李凤娇升任威武堡副千户,其余官员另有升赏。
对于刘博源离开海子山墩后的安排,他也早已想好,海子山墩百户将由王良担任,所领骑兵也驻扎在此,用来时刻防范鞑子骑兵。
“王百户,作为威武堡的最前线,你的责任重大,一定要时刻提防鞑子骑兵的袭扰。”
刘博源叮嘱道。
“只要你守住了最前线,作为后方的威武堡,百姓们才能安心的生活。”
王良郑重的点点头,大声道:“请大人放心,只要有我在,绝不会放任何一个鞑子骑兵过去。”
“那就好,你做事,我放心!”
刘博源拍了拍王良的肩膀,欣慰道。
崇祯六年六月初十,海子山墩。
墩门外。
上千名军户站立道路两旁,依依不舍的与刘博源告别。
许多刚加入海子山墩的军户们,心中十分感激刘博源的收容,作为饥民流民或者逃户的他们,早已对生活不抱有任何的希望。
是刘博源在他们落难之时,收容了他们,给了他们田地,给了他们活计,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因此,在刘博源将要离开海子山墩,他们自发的夹道欢送。
“乡亲们,你们回去吧!”
看着道路两旁的军户们,刘博源的心情也是十分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