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来海子山墩也不过几个月的的时间,所做的事情也不是很多。
不过是为军户们开荒分田,让他们能吃上饱饭;为军户们守护安全,抗击外来的敌寇,仅此而已。
但这对于军户们来讲,刘博源所做的一切,那就是再造之恩,情义自是深重。
看着时间已是不早,刘博源挥手告别欢送的军户们,带着八百多名军士,踏着整齐的步伐,浩浩荡荡地往威武堡而去。
一路上,经过许多的烽火墩与村庄,都是破败不堪,少有人烟。
官道的两旁时常出现皑皑白骨与腐烂的尸首,看得刘博源直皱眉。
这般大热天,这些腐烂的尸首最容易滋生细菌,形成瘟疫。
遂下令让军士们就地掩埋白骨与尸首,算是让亡者入土为安。
当刘博源率军来到无定河时,河面上的浮桥已被破坏,浮桥上只有一些木板残留。
估计是抵御鞑子寇关时,被人为破坏的。
随后,刘博源在无定河边停留了半天时间,总算搭建了一座简易浮桥,勉强能人马通行。
过了无定河后,复行三四里,总算来到了内长城。
此时内长城上的两座烽火墩,依旧没有见到戍守的军士。
刘博源喝令队伍停下,命人去烽火墩上查看。
没过多久,军士来报,烽火墩上无人戍守。
刘博源心下大怒,如此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竟没有军士戍守,难道威武堡的军备防守已经如此不堪了吗。
怀着愤怒的心情,刘博源率军进入了内长城,沿着官道再行了五六里,总算看到了威武堡。
威武堡门前。
李耀与赵世相等大小官员见着刘博源的队伍浩浩荡荡行来,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以刘博源打头,后面跟着的是赵通率领的几十名夜不收骑兵,往后则是身着板甲的长枪兵与刀盾兵,再后面便是几百名火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