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学上,苏东坡是北宋时期造诣最高的一代文豪,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大文豪,他的官途却是坎坷的。
】
【在嘉佑二年的科考之后,由于当时的文坛盟主欧阳修的大肆赞扬,苏轼名声大噪,一时之间,是名动京师也不为过,正当他想要一展身手时,一个噩耗传来了,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母亲病逝了,于是乎两兄弟便随父回乡奔丧去了。
】
此时还滞留在京师的苏轼两兄弟,面面相觑,眼底的悲伤慌乱却是一目了然,就在这时他们的父亲苏洵带着哽咽声推门进来,“儿啊!
咱们赶紧回去,你们的母亲,她……”
显然,苏洵也是听了幕之言,按捺不住了,于是乎父子三人慌忙收拾好包裹,快速的奔赴家郑
【这一耽搁就是三年,三年后,三苏重返京师,然后那一年苏轼任了河南府福昌县主簿,后又在欧阳修的推荐下,苏轼兄弟两参加了“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的制科考试,苏轼得了“第三等”
,被称“百年第一”
,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四年后还朝,任判登闻鼓院,又通过学士院的考试,任直史馆。
】
【可是好景不长,正当苏轼想要一展抱负的时候,噩耗又来了,父亲苏洵病逝了,两兄弟只能扶柩还乡,守孝三年。
】
苏轼父子三人尚在赶路之中,又一个噩耗砸来,砸的他们兄弟俩晕晕沉沉的,先前一个惊霹雳还不够,又来一个,兄弟俩立马看向父亲,焦急的表情显露无遗,“父亲~”
对此,苏洵倒是很淡定,“慌什么!”
人终有一死,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回乡多陪陪夫人,至于他,生死由命,都有一定的命数。
于是父子三人又抓紧赶路了。
【又是一个三年啊!
三年又三年,能有多少青春,等着咱苏东坡啊!
待到他守孝期结束后,再还朝,朝中形势已然大变,震惊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新党势起,守旧派被打压,包括对他有过提携的欧阳修在内,都被迫离京了,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再也不是当初的祥和世界了。
】
【在新法与旧法的争斗中,苏轼因不看好新法而自请离京,开始了他一贬再贬的曲折官路。
】
【他初为杭州通判,写下了“欲把西子比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
;后调往密州任知州,写下了“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紧接着又去了徐州,与民同防洪水,写下了“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而后又调任到了湖州,着名的“乌台诗案”
发生了,给了他一击致命的打击,差一点命就玩完了。
】
还在赶路的父子三人,闻言,脚下一个踉跄,以后的他们有着如何的打击,他们不知道,但是现在的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的被打击到了。
噩耗一个接着一个来嘛!
母亲、父亲、兄长,苏辙眼泪汪汪的望着父兄,欲言又止。
面对苏辙水汪汪的目光,苏洵经受不住了,转而望向苏轼,眼神饱含悲伤、震惊、疑惑等等的情感,他这令他分外骄傲的大儿子怎么就差点把命都给搞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