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即说到这儿,杨司长便把情况向夏菊花进行说明
博览会后,a国人的橡胶只卖到了二百八十块钱一吨,肯定是不大痛快的。
只是合同签了,定金付了,他们没有不发货的理由,第一批货确实在六月份的时候运到了羊城。
按照合同,夏菊花应该参与那一次的提货,可是杨司长了解到当时的夏菊花,正在跟薛技术员攻关酸辣粉生产机器,便做主没让夏菊花来羊城。
给a国的理由就是,夏菊花家中突然有事,只好提前离开。
好在海上风浪的原因,a国的货船晚到了几天,所以夏菊花等不及也说得过去。
偏a国商人回国准备装运第二批橡胶的时候,得到了省再次向罗伯特购买三万吨橡胶的消息,还是按每吨二百四十五元的价格收购的,一下子有了危机感,向杨司长提出,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见到夏菊花的要求。
他们得到的消息中,夏菊花是促成罗伯斯与省橡胶买卖的重要人物,上一次卖给华国橡胶,也是夏菊花出面谈判。
所以a国商人认为,夏菊花在华国的橡胶采购上,有很大的话语权。
这个情况杨司长倒不便跟夏菊花提起,只在介绍完情况,问了夏菊花一个问题“这一次a国的商人,很可能向是我们提出再次供货的建议,夏大队长,对此你怎么”
刚才杨司长介绍情况的时候,夏菊花也在思考,a国和罗伯斯所在的国家,都在非洲,那里的橡胶产量尽管很高,可也没多到由着两家公司上万吨、上万吨收购的地步。
商人都是逐利的,他们的收购价相差不会太大,罗伯斯二百四十五元能卖给自己,a国商人应该得到消息后,就提出想见自己的要求,只有一种可能。
他们可以按二百四十五元甚至更低的价格把橡胶卖给华国,前提是省不能再从罗伯斯手里购买橡胶。
这样一来已经回国开始收购橡胶的罗伯斯,收到手里的橡胶就会积压,甚至会导致压占资金过多,导致资金链断裂,公司再难存活。
短期,a国商人如果把橡胶的价格,压到低于二百四十五元的话,对于华国肯定是有利可图的。
可真是这样吗等到罗伯斯的公司真破产,缺少了竞争对手的a国商人,会不会再次提价、甚至把这两次的损失弥补回来,都未可知。
想想吧,收购时缺少了竞争对手,供货时又没有参照标准的商人,等于自己拥有了买进与卖出的定价权,他们甚至可以决定非洲橡胶的产量了,到那时华国再想从非洲买橡胶,可就得a国商人说了算。
以夏菊花想来,长期依赖于一家公司或是地区,都很危险,就跟上辈子华国对袋鼠国铁矿石最初的依赖,从而导致失去了定价权、被袋鼠国拿捏了好几年,是一个道理。
所以她问杨司长“如果a国这次提出降价,要求省不再购入罗伯斯的橡胶,部委是个啥意见”
她能想到的,部委应该也能想得到,杨司长现在心里肯定有答案。
杨司长的表情不轻松“国家现在的外汇并不宽松。
如果a国商人主动提出降价的话,部委自然是欢迎的。
省一个省的橡胶制造业,与全国一盘棋相比,毕竟还”
夏菊花不客气的打断了杨司长的话,尽管这有些不礼貌“可是如果没有省与罗伯斯的交易,a国可能主动提出降价吗等罗伯斯因为我们毁约公司破产后,a国再一次成为唯一供货人,他还愿意以低价把橡胶卖给华国吗”
这种可能性,杨司长他们在京城的时候同样考虑过,现在听到夏菊花同样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还与部委的意见基本一致,不由笑了“那你的意思,是不同意a国商人降价”
夏菊花赶紧摇头“降价当然欢迎,可不是由着他们提条件。”
对于夏菊花如此直白的表现,杨司长在她与a国人谈判的时候就见识过,没有过于吃惊。
唐局长等人却不一样现在大家做事,先得立一个基调,就算是想要求什么,也要曲线前进,从来没人如夏菊花一样直白的表达。
着几人如自己当初一样震惊,杨司长觉得自己有了同伴,鼓励夏菊花接着说下去。
夏菊花的意见很简单,那就是两国公司在非洲收购橡胶,由着他们各凭本事。
而华国橡胶采购,要根据自己的需要,由两家公司竞标。
谁出的价格低,华国就采购那家公司的橡胶
“罗伯斯不会对你或省有意见吗”
杨司长觉得夏菊花提出的办法虽然新鲜,明显对华国更有利,所以没有纠结就在心里接受了,反而关心了一下夏菊花与罗伯斯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