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文网

第三十章 勤政爱民黄霸(第1页)

黄霸,字次公,淮阳郡阳夏县人,后徙云陵县,西汉时期名臣。

少学律令,初任侍郎、谒者。

昭帝即位,历任河东均输长、河南太守丞,汉朝官吏多以严酷为主,唯独黄霸以宽和着名。

宣帝即位,听闻黄霸持法公平,召其为廷尉正,后历任谏大夫、扬州刺史、颍川太守、京兆尹、太子太傅。

为政时,劝客耕桑,节用殖财,力行教化,而后诛罚,深得吏民之心,治下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

迁御史大夫,官至丞相,封爵建成侯,后去世。

黄霸,出生于淮阳郡阳夏县,自幼攻读法律之学,胸有大志,喜欢做官。

汉武帝末年,黄霸以待诏身份,捐官做了侍郎谒者,后因兄弟犯罪,被弹劾罢官。

随后,黄霸捐谷求官,授补左冯翊,管辖沈黎郡,负责郡内钱粮事宜。

黄霸在任内,公正无私,经上司考察,升任河东均输长,负责征收、买卖和运输郡内货物。

因清正廉洁被举荐为河南太守丞,黄霸熟稔法律条文,在任内勤于观察,待人接物温良谦让,处事议政合乎法度,顺应人心,深得太守信任和百姓爱戴。

汉武帝病逝,汉昭帝即位,由大将军霍光辅政,左将军上官桀等人与燕王合谋作乱,霍光杀掉他们之后,仍沿用汉武帝末年的严刑峻法制度,以严厉的刑罚约束臣民,导致各地官吏以执法严酷为能,唯有黄霸宽和以待,爱民如子,因此赢得了仁厚的名声。

汉昭帝崩,没有儿子,权臣霍光等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刘贺“荒淫无行,失帝王礼宜,乱汉制度”

,在位27天后被废。

光禄大夫邴吉,建议把流落民间的汉武帝曾孙刘病已迎入宫中,入继大统,为汉宣帝。

宣帝由于幼年遭遇变故,长期生活在民间,深知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因而重视吏治,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展农业生产。

宣帝听说黄霸执法公平、仁厚爱民,就召升为廷尉正,在任内数次裁断疑难案件,朝廷上下都认为判得很公平,不久转任丞相长史。

汉宣帝为标榜自己是汉武帝正统嫡孙的身份,下诏颂扬汉武帝,要求群臣讨论武帝的“尊号”

和“庙乐”

群臣莫不赞成,唯独长信少府夏侯胜极力反对,认为武帝对百姓没有恩泽,不能另立庙乐,时任丞相长史的黄霸支持夏侯胜,拒绝在弹劾夏侯胜的联名书上签字。

丞相蔡义和御史大夫田广明带头声讨夏侯胜“非议招书,毁先帝”

的罪行,定性为“大逆不道”

,又揭黄霸事先知道夏侯胜的观点而没有举报,犯有包庇怂恿之罪,两人都被捕入狱,判处死刑。

不过,汉宣帝并没有按惯例将夏侯胜和黄霸按“大逆不道”

罪处死并“夷三族”

,而是长期关押。

夏侯胜、黄霸被关在牢里后,过了很久也没见行刑,黄霸就提议跟夏侯胜学习经术,夏侯胜以已获死罪为由拒绝了他。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