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朝晚期,位于西南的方国周国变得越来越强大了。
周文王姬昌的父亲季历即位后,遵循先王遗训,以仁义治国。
“拔茅茹,以其汇”
,周边的诸侯国都愿意服从他的指挥。
大约在公元前1113年,季历“包荒”
,他开始征讨西方戎狄,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又先后攻下燕京和余无,既扩大了周国的疆土,又确保了殷朝西部边境的安宁。
因为战功卓着,季历被殷王文丁任命为牧师,拥有对西方诸侯的号令之权。
然而“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凡事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
随着周国日渐强大,商王文丁心生戒惧,于是囚杀了季历,商周关系恶化。
姬昌(约公元前1152年—公元前1056年)继位后,“艰贞无咎,勿恤其孚。”
他生活俭朴,还经常到田间劳动。
他效法先祖,沿用父亲季历之法,倡导笃仁、敬老、慈少,关心民间疾苦。
他礼贤下士,广罗人才,许多贤者慕名来投。
周国国力大增,在当时有“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之称。
姬昌拜姜太公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准备讨伐殷商,为父报仇。
但周国的国力还不够强大,讨伐殷商的时机还不成熟。
周文王“翩翩,不富以其邻。”
在他不动声色的谋划下,位于殷朝东南部的夷方、孟方、林方等部落相继发生叛乱。
殷商新王帝乙为避免腹背受敌,决定“帝乙归妹”
。
他采用和亲的办法,把女儿嫁给了周文王,借此修好与周国的关系,稳定天下局势。
姬昌审时度势,为了争取充足的准备时间,同意与殷商联姻。
殷纣王帝辛和微子启是帝乙的儿子,如果帝乙归妹这件事属实,那么他们就是周文王的妻弟,周武王的亲舅舅。
于是在短期内,商周两国之间“城复于隍,勿用师。”
他们不计前嫌,休兵止戈,重归于好,直到帝辛(卒于公元前1046年)即位。
他囚禁了姬昌,再次挑起商周间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