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瞒二位相公,卢豫私心以为,圣上召卢豫回都,或有收西蜀之意。”
袁端立刻抬起头,盯着卢豫道:“哦?莫非象山以为收蜀时机已到?”
卢豫摇头道:“窃以为收蜀时机尚未成熟。
然实不知圣上召卢豫除此更有何事。”
袁端仍盯着卢豫道:“象山以为,何时收蜀为好?”
卢豫道:“蜀中自古便是天府之国,粮草丰美,物产富饶,且有地势之利,外军极难入蜀,百余年未经战事。
是以国富民安。
蜀昭帝虽非圣主,却也可称得上贤君,在位二十年,轻徭薄赋,广施恩德,蜀中百姓安居乐业,民心附之。
当今蜀主继位之后,却大兴土木,广纳后宫,穷奢极欲,目下又有加征课税之端倪。
然却也有一般好处,任用之人仍是忠直贤能之老臣,夏侯蹇便是其一。
是以昔日根基未动。
现下西蜀全国养兵不过十余万,五万屯于利州,三万屯于夔州,其余屯于剑、绵诸地,守其险峻之隘。
军心民心皆附之,轻易未可图也。
然若等得三年五载,朝中老臣或致仕、或黜退、或戍边,待朝中正臣皆去,蜀主身边那些奸佞宦侍掌政,蜀主之恶行必然昭彰,蜀中民心背离之时,方是收蜀之时。
到那时,只需遣一上将,将兵十万,击溃夏侯蹇,剑、绵之地虽险,然军无战心又有何用?成都必可一鼓而下,蜀中唾手可得。”
他想着郑帝召见,必会问起蜀中之事,是以早想好奏对说辞,此刻侃侃而谈,便如成竹早已在胸。
袁端击节道:“好。
象山好谋划,时机到时,象山必为伐蜀主将,可立不世之功。”
卢豫道:“卢豫不过久居汉中,于西蜀情势探查深些罢了,哪有什么谋划。
若要伐蜀尚需圣心裁夺。
若用卢豫,豫自不敢辞。
若用他人,豫甘心出谋划策,助其全功。”
方旭道:“象山有此心,实乃我大郑之福。”
略顿一顿又道:“前日象山的请功奏疏我已看了,其他人也还罢了,那杨显本是戴罪之身,到军中不过三月有余,象山便奏请他连升两级,任统制使,是不是升的太快了?”
卢豫道:“此事是我奏疏中说得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