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京城也出稻米,就是京西稻。
同样也是特供,也是贡米。
目前农民种植了京西稻以后,除了留种,每户只能留下5斤尝尝鲜,其他都需要特供。
农户连自己家都吃不到。
而最好的面粉是外国粉。
基本上都是加拿大面粉。
出粉率很低的精制面粉。
不过在统购统销以后,粮店里一般不讲究产地,只说92米和81粉了。
更为有趣的是,在粮店里,石海还现了一个议价商品柜台。
里面除了92米、81粉这种平价定量供应的粮食以外,还有小米、各种杂豆、高粱米等二十几种杂粮。
这里不需要按本供应,就是价格有点小贵——比平价粮贵了2o。
算是官方的“黑市价”
。
事实上,其他按本供应的商品,包括后来的票证时代,同样也有议价商品柜台,同样也是贵了2o左右。
并非买不到的。
关键就是,到了物资紧张的时期,议价商品柜台依然还有,但议价商品却缺货了。
根本就是有钱买不到。
或者说,都被营业员内部处理掉了。
不然的话,当时营业员为什么会那么吃香呢?按票供应的商品,不谈服务态度啊?营业员又不敢不卖。
关键拿的到紧俏的议价商品啊?
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后来物资紧张时期,京城本地粮票在黑市上,一斤卖到3元。
全国粮票一斤卖到5元。
但随着后来物资丰富了些,黑市价就有了回落。
一般来说,基本上价格翻一倍左右。
比如说:自行车,凭票供应15o元一辆。
到议价商品柜台,不需要自行车票,3oo元一辆。
黑市的自行车票加工业劵,差不多就是14o元。
比议价商品柜台稍稍便宜一些。
不然的话,黑市该怎么定价呢?难道漫天要价吗?就是看议价商品柜台的价格。
稍稍便宜一些。
否则老百姓也不会跑黑市啊?
就是这个道理。
有钱没票还是能买到的,就是议价商品柜台经常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