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非要保留那个小院,而是需要有个住所在剧情人物身边。
商店领导升了,据说是有个什么朋友亲戚。
来了一个新领导,三十多岁白面无须,有个癖好就是喜欢跟小媳妇谈话,然后谈着谈着就事发了。
被挂上牌子游街去了。
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游街,唉…。
回到家里点燃火炕,在厨房里给自己做了一碗面条。
感谢自己的朋友们,从东北送过来三百多斤大米,还有面粉是中原地区的朋友送的。
最近马东突发奇想,开始帮着这些一年见不到几次的朋友们记下都有什么计划外物资,然后交叉调配。
最近已经帮着相互调配了两三种物资,厂子不一定生产什么就多出什么。
有可能他是生产电子配件的,莫名其妙仓库里多了本地成吨的农产品,或者其他工业品,因为本地也需要调配不是?
这种东西你让跑销售采购的如何搞?专业不对口,所以马东这人因为汇总了一些消息,就可以跨省询问其他厂矿企业要不要。
人脉就是资源。
找到马东的也越来越多,还好很多人都知道新家在哪里。
或者打电话到单位找他。
讲话了就是一个电话一个口信的事,何苦自己到处找人推销自己也不知道卖给谁的物品。
因为马东是代经理了。
他的位置内部消化了。
坐在办公室里,时不时接个电话,核对一下商品用量库存,上面有政策开会宣讲一下。
有电话真好,有一个厂子,本地就是产橘子的,然后仓库里突然被调配进入一大堆橘子。
电话打过来了,问有没有办法?询问一下只能以物换物成不?缺什么?记下数量和所需。
想想一个电话打到了钢厂。
“李科长,我小马。
嗯嗯…我还好吧。
问您个事,火腿,橘子,板栗,要不?都是一等品质量保证。
啥?还有啥?我看看?还有一些海鱼,一些茶叶绿茶。
不是,李科长,人家不要钢铁,要的都是别的。
嗯…一些机械配件,还有要仪器仪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