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霸将月旦评上的情况告诉曹彰。
“是啊,子文哥哥,今天月旦评上来的名仕可多了,郑玄的点评也十分犀利,你就算听听他对别人的点评,也获益匪浅的。”
夏侯涓附和着。
曹彰看着夏侯涓和夏侯霸急切的样子,心里说不出的无奈。
其实他的心里早就有了盘算,学医的他翻阅过很多历史书籍典故,当个文字搬运工是没问题。
但如果过早出现在月旦评现场,有人拉着他讨论、交流场上其他人所做的诗词歌赋,他的水平就差远了,肯定要穿帮露馅,那就贻笑大方了。
所以他故意耗在家里,打算等月旦评快结束时出现,把后世的传世佳作拿出一两首,来个一鸣惊人就可以了。
夏侯霸和夏侯涓哪里知道曹彰的心思,不由分说地拖着他起床。
曹彰拗不过兄妹二人,只能尽量磨蹭着完成洗漱,跟着他们去往了月旦评的现场。
三人走进人群,曹彰本想找个不起眼的地方站着观看就好。
曹植却已经看到他们,和曹丕、曹真、曹休等人一起迎了上来。
“子文兄长怎么才到,实在太可惜了。”
曹植一脸惋惜的说道。
“可惜什么?子建哥哥。”
夏侯涓好奇地问道。
“就在刚刚,杨太常的公子杨修上台展示了自己的才学,真是博古通今,才华横溢,成为了今日郑公给出的第一个上等评价。”
曹植向三人介绍道。
“第一个上等?难道子桓哥哥和子建哥哥,你们都没拿到上等吗?”
夏侯涓好奇地问道。
曹植带着几分遗憾地回应道:“郑公说我的诗风虽然骨气奇高,卓尔不群。
但阅历不足,稍显稚嫩,假以时日,或有大成,现在只够得上一等。”
曹彰听了心中暗暗赞叹,才十五岁就有这么高的评价,不愧是后世和李白、苏轼一起被评为诗家“仙才”
的曹植。
“你是几等,子桓兄?”
夏侯霸向一旁的曹丕询问道。
曹丕显得有些尴尬,低声回应:“郑公评价我的诗词太过率直、口语,只有二等。”
“啊?子桓哥哥都只有二等,郑先生的标准也太高了吧?”
夏侯涓忍不住吐了下舌头赞叹着。
曹真见曹丕丢了面子,想要帮他找补,故意挤兑着曹彰:“要是子文,恐怕连末等都拿不到吧?”
“可不是嘛,我记得前年司空让咱们几个以春为题,每人写首诗,子文憋了半天,纸上就写了一个春字。”
“不过他那字倒是笔力雄健,要是当成书法作品拿上台请郑公点评,应该还是可以的。”
曹休听了曹真的话马上开口附和着。
夏侯涓不高兴了,开口就要反驳:“谁说的,子文哥哥的文采……”
曹彰却不愿跟他们做口舌之争,伸手拽了夏侯涓一把,她才无奈地忍住。
曹丕站出来,做出一副指责曹真、曹休的样子:“子丹、文烈,不可以这么说。
吟诗作赋本就不是子文擅长,可要论武功骑射,我们兄弟中,绝对可是数他第一。”
曹彰当然明白曹丕表面维护自己,其实却是暗讽自己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几位兄长说的是,我的确不太会吟诗作赋。
不过今日月旦评盛典,又是大贤郑公主持,小弟也斗胆写了一篇文章,准备上台请郑公点评的。”
曹彰故意做出一副谦逊的样子,却表达出了自己也准备上台接受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