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满囤正想问问朱中人手里有没其他铺子,即便稍微贵点也无妨。
便听到他家闺女的声音。
“朱伯伯,”
红枣问:“城里带铺子的房子涨了,那不带铺子的呢”
这段时间红枣家日子舒坦,天天吃肉,以致红枣都忘了自己先前进城住的抱负。
现听中人说起房屋涨价的事,方才跌足后悔––这房价竟然都涨过一波了
朱中人闻言一愣,最近买房的都是外来的商人,他们一般只要带铺子的宅子。
所以近来他经手的两起买卖都是铺子。
仔细回想了一下,朱中人方摇头道:“如果只是宅子,那倒是没怎么涨。”
红枣一听方才安心。
前世红枣所在的大都市,房地产辉煌展三十年。
商铺也就开始十年飞涨,后来二十年都再没跑过住宅。
而且商铺转让要交重税。
所以,投资商铺的收益,远不及投资住宅,而投资住宅选,当然是投资学区房了。
好吧,这世界,还没学区房的概念,但这难不倒红枣,没一个,就创一个呗。
“爹,”
红枣转与李满囤说:“咱家在城里置了宅子后,弟弟就能在城里念书了。”
“爹,你得给弟弟买一个离城里学堂近的房子。”
“啊”
虽然还在追儿子的路上奔跑的李满囤此前从没未想过儿子将来读书的问题,但经红枣这么一说,便立觉得这是个大问题。
李满囤自己,直到12岁,才有机会和7岁的李满仓一道进了村里的学堂认字。
当时的他格外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学地很认真,也很刻苦。
加上他比一般的孩子年龄都大,故写字认字比所有人都快。
可惜这样的念书机会,只有三年。
三年里,李满囤也曾幻想过某一天他一朝得中,衣锦还乡。
但幻想终究只是幻想,现实里,可没人供他科举––于是十五岁那年,他只能放下书本,扛着锄头跟他爹下地干活。
现在,可不比当年。
李满囤兜里有了钱,他腰杆子就挺了。
他的儿子,只要能读书––科举,他供。
红枣眼见李满囤不出声便就继续讲故事。
“爹,”
红枣说:“我听爷爷给大哥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
“说这孟母,一个寡妇。
她为了儿子学好,但凡攒到钱,就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