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年间。
朱棣拍手称赞,他觉得幕的太好了,从某种意义上,他真的该感谢建文帝,是他的仁善无知成就了他的王图霸业,若换了他爹一般的人,他只能啪啪跪趴啊!
【至于建文帝会不会致使大明二世而亡,这种假设就没必要了,因为谁也不知道啊!
史书只告诉了我们,他败了,朱棣胜了,大明没有二世而亡。
而我们也不需要去假设这种,我们只需知道胜利者朱棣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永乐盛世,给我们开启了“子守国门”
的篇章,后世赞曰“刚明”
由他始便够了,其他就不由我们操心了。
】
后世是不用操心,操心的是他啊!
洪武晚期,朱元璋感叹一声,幕所的种种,无疑是动摇了他让朱允炆继位的心。
而处于这时期的朱允炆隐隐觉得他将与皇位无缘了,那种失之交臂的感觉让他不免生出了些怨恨的心思。
【建文帝,安安就到这,他的下落至今依旧是个谜,然他是生是死也无关紧要,以他之能力,就算活着也夺不回他的皇位的。
】
【我们接着朱棣,朱棣自打下江山后,他是一路向他老爹看齐啊!
恢复了朱元璋时期的一些政策,将建文帝的那些变革是一一废除啊!
这无疑是朱棣释放的一个信息啊!
他想抹去建文帝的一切痕迹啊!
他想他才是朱元璋钦定的继承者,为此还搞了个“诛十族”
出来!
】
诛十族?
历朝历代的好奇了,向来只闻诛三族、诛九族,还有诛十族的吗?
这新上位的皇帝如斯残暴的吗?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啊还得回建文帝那朝,建文帝那朝有个大儒,名叫方孝孺,不谈其能力,只论其忠心,他绝对算得上忠心耿耿了。
这个安安有一一,建文帝身边的文臣能力不咋的,但是对其绝对忠心不二,无论是方孝孺,还是齐泰、黄子澄那都是至死不降,不似李景隆,打仗不咋的,膝盖还跪的比谁都软,可谓是朱棣的“贴心能手”
,后世不疑心他疑心谁?】
【当然这几位大儒的结局也是相当的惨,黄子澄被肢解,灭族,齐泰同样九族俱灭,他们以全家的死成全了他们的名节。
】
被cue的黄子澄、齐泰:“……”
被cue的李景隆:“识时务者为俊杰,活着不香吗?”
【重点还是一下方孝孺,他在当时很是有名,可以为下读书饶表率,而咱们朱棣想要名正言顺,便想着让他起草诏书,毕竟在建文一朝,他干的便是起草诏书的事,就讨伐燕王的多封诏书就是出自他之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