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文网

第60章(第4页)

果然,他落败了。

台上有人挥洒泪水,有人欢畅大笑,人间的喜悲如此相似。

中场休息时,渠义没和评委一块吃饭,他一个人领了盒饭坐在一边,看起来有点孤单。

节目组一直乐于看见评委们之间有不同意见,这样才能引发话题讨论。

某些情况下,导演安排他们说一些引人遐想的话,但这次,是渠义自发的行为。

他一直不太赞同这两位评委死板的观念,明明有些选手的技术还不错,选择流行乐曲是因为要扬长避短,但在他们眼里就成了不务正业。

要不是戚茹的技术太过惊艳,之前选择周杰伦的乐曲又过于有名,要不然他敢打赌,这两位评委一定不会这么好说话。

他是流行歌手,本来不应该参加这种传统民乐选秀节目,但既然节目组邀请了他,就应该是知道他们会有思想上的碰撞。

他喜欢创新,也喜欢会创新的人。

比如一直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时尚进行巧妙融合的李玉刚,独具匠心,专辑中的歌曲曲风多样,既有传统的中国音乐元素,又融合了rb等时尚曲风。

《新贵妃醉酒》、《清明上河图》都是李玉刚的创新尝试。

在他之前,没有人像他一般,将京剧和流行结合,歌曲里出现戏腔,双声变换,这些即丰富了流行,也改变了京剧。

下午场是徐宁,观众席没有位置,陆妙对徐宁不感兴趣,直接拉着她离场。

但她们没走成。

“等等。”

一个扛着摄像机的大哥叫住了戚茹,“戚茹是吧?我是来采访的,采访很短,不会耽误太久。”

戚茹忽然想起来,她答应过了班主任,要在采访期间‘不着痕迹’替一中宣传。

如今正值省教育局的视察,说不定校长还特意和他们说了这件事。

“好的。

稍等一下。”

戚茹身上穿的衣服不太适合,她从背包中找出校服,穿好之后才点头,“好了,你们想问什么?”

“简单的小问题,可以先说一下你的日常生活吗?据我们了解,你应该还是学生。

每周都需要演奏不同的曲目,应该很辛苦吧。

你是怎么协调练琴和学习的?”

这问题正中下怀,戚茹摸了摸校服的袖子,笑眯眯道:“我是临安一中的学生,首要任务当然是学习。

但一中的学习时间很宽松,周末双休,平日里的午休时间也挺长,我中午或是傍晚都能空出一点时间练琴。”

说完之后,笑容也没收回去。

要是摆出一张不近人情的脸,恐怕就不是宣传,而是拒人于门外了。

摄像大哥一时间忘了言语。

酒窝的杀伤力有多大,看网络上戚茹的粉丝后援会就知道,迷得青春期少男少女七荤八素。

“呃……这个,哦,下一个问题。”

摄像大哥擦了擦汗,不太敢看她的脸了。

“那你家里人都支持你来参赛吗?毕竟高考的压力很大,国内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子女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

戚茹收敛了笑容,缓慢道:“我家,只有我和奶奶。

老人家对我的决定都很支持,并不认为学二胡是不务正业。

我还有个师父,他对我很好也很严格,常教育我走入民间街头感受那些老人不一样的演奏风格。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