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尽可能委婉地拒绝道。
宫儒实一听,顿时急红了眼。
只见他瞪大了那双如铜铃般的眼睛,额头上青筋暴起,活像一条条蠕动的蚯蚓,提高了嗓门大声吼道:“怎么会没意义?这可是我呕心沥血精心策划的,能够全方位展示我们单位的伟大工作成果,对提升古城的光辉形象有着无可估量的帮助!”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把整个房间都震塌。
负责人无奈地摇了摇头,看着宫儒实那副气急败坏、如同疯狗般的样子,心中不禁长叹一口气。
他尽量保持平静,缓缓说道:“宫主任,您先别激动。
您睁大眼睛好好看看,咱们古城的实际情况您心里难道没点数吗?您这节目内容空洞无物,就像个被抽空了的破麻袋,缺乏实质性的内容,观众看了只会觉得无聊透顶,根本不会感兴趣的。”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奈和惋惜。
宫儒实心里暗暗骂道:“这老东西,真是有眼无珠,不识我这颗明珠!”
但嘴上还是不死心地说道:“领导,您再仔仔细细地好好想想,这节目要是上了,那对咱们电视台来说,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呀!”
然而,宫儒实哪里听得进去这些中肯的话。
他就像一只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非要上这个节目不可。
他像块狗皮膏药似的,不停地缠着负责人,试图用各种手段说服对方改变主意。
他时而软磨硬泡,像个耍赖的小孩;时而据理力争,那所谓的“理”
却如同空中楼阁;时而又苦苦哀求,那可怜兮兮的模样让人看了只觉恶心。
他的脸上写满了固执和坚定,似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哪怕是要他去偷去抢,他也在所不惜。
就在宫儒实感到绝望、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他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熟人。
这个熟人在电视台里据说有点关系,或许能帮他在这堵死的墙上凿开一个洞。
于是,宫儒实如同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赶忙心急火燎地联系了这个熟人,低声下气地请求他帮忙疏通关系。
熟人一开始也有些犹豫,毕竟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这个节目纯粹就是一堆垃圾。
但宫儒实百般哀求,声泪俱下,并发誓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熟人架不住他的软磨硬泡,最终还是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应帮忙试试。
熟人找到了电视台的相关人员,费尽口舌,好说歹说,又提到宫儒实愿意送上大量的“土特产”
作为感谢。
电视台的人听到有好处,态度稍微有些松动,但还是没有完全答应,毕竟他们也知道,这事儿要是败露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宫儒实见此情况,心中不禁一阵焦虑,如同热锅上的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