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夏没想到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会过来旁听。
还不知道从哪里拖了两张凳子坐在教室后面,班主任在旁边站着,倒像两位女士的保镖。
何夏俏皮地说:“我就不用自我介绍了,先抛块砖,引出白玉。”
“语文能讲的东西太多了,今天主要给大家讲一下阅读理解,想先问一下同学们,阅读理解方面,大家有哪些不清楚的。”
何夏真诚地询问,也好挑大家感兴趣的讲,不浪费彼此的时间。
“不理解作者的意思。”
“能理解文章的内容,但是不会总结。”
“写满了老师不给分。”
……
何夏等大家踊跃发言得差不多了,学着班主任清清嗓子,点点头:“大家说的也是我之前常犯的错误,很多同学答题的时候看文章似懂非懂,或者能看懂,答题的时候写不到重点,导致失分。”
“首先咱们班同学的基础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能看懂文章的内容,但是为什么答不出来,是没有去揣摩出题人的思路。”
“做阅读理解,不要过度分析作者的心境。”
“举个例子,比如我写,中考那天,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很多同学都喜欢写这样的开头,写作文嘛,交代下时间背景,也凑凑字数。”
同学们领悟地一笑,何夏不要太懂他们了。
“但是。”
何夏话音一转,“出题人希望看到的答案是什么,揭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中考悲凉的气氛、暗示了人物悲惨的命运和复杂的心情、与即将到来的美好假期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是何夏高中的时候常听到的一个梗,为了方便和拉近距离,何夏把高考换成了中考。
这一番话,逗笑了大家,注意力也就更集中了。
“当然,大家一定要在每一小点前面加上数字序号,这样老师就能清晰明了地看到你的得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