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楼,1号物理实验室后门的门口。
沈奇站在后门外,透过门上嵌的玻璃暗中观察。
物理实验室内,墙壁上挂着牛顿、开普勒、法拉第、瓦特等科学家的头像,黑板上方高悬四个大字:知行合一。
实验室的布置跟教学楼教室有所不同,课桌被长条的实验台所取代,十几个学生坐在实验台后,每条实验台上摆放一些仪器道具,天平、游标卡尺、小球、碰撞实验仪器、计时器、重锤等等。
但没有人操作任何一个实验仪器,学生们或托腮,或凝眉,盯着前方黑板,面前摆有笔和纸。
黑板上画了个水波示意图,有粉笔字写到:
“水波严格来说不是简单的横波或纵波,因为表面的水运动既不是垂直于波速方向也不是平行于波速方向,而是二者的叠加。”
“水足够深的时候,表面每个点原地做圆周运动。
设振幅为a,波长为λ,周期为t。”
“假设a<<λ,跟着波形移动的参考系中看到的是稳恒流速,那么波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流速为多少?”
“不考虑表面张力和摩擦耗损,设水的密度为p,重力加速度为g,考虑能量守恒,请证明波长和周期满足关系:λ=gt^22π。”
很明显,黑板上写的是一道物理题。
物理题挺啰嗦的,叽里呱啦的文字描述一大堆。
第一问不难,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流速u-v、u+v已被写在了黑板上。
第二问的证明尚未被写出。
黑板一侧,一位年纪不大的女性站在窗边,她戴着无框眼镜,一手搭在窗台上,远眺窗外。
在教室后门暗中观察的沈奇有了初步判断,这位女性应该是物竞队的老师,包括林星宇在内的十几个学生是队员。
女老师出了道物理题给队员做,这就是林星宇所谓的训练?
在沈奇的印象中,物理、化学、生物的学科竞赛应该包含实验环节,纯粹的做题,跟数竞又有何区别?无非就是题型不同罢了。
沈奇继续暗中观察,这位带物竞队的女老师岁数不大,25~35岁之间都有可能,带物竞的女老师并不多见,且看看她实力如何。
女老师转过身面向台下队员,打了个清脆的响指:“谁上台写出第二问的证明过程?”
林星宇举手。
“好,林星宇上台证明。”
女老师说到。
林星宇上台,拿粉笔吱吱吱写出证明过程:
12△mv1^2+△mg2a+p0△v=12△mv2^2+p0△v
简化后:
λ=gt^22π
证得
林星宇写完后,望向女老师。
啪。
女老师又打了个响指:“聪明。”
林星宇倍受鼓舞:“谢谢穆老师的肯定。”
哦,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