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完之后,左学对孙小宝说:“小胡这天赋太棒了,就是没经过专业训练,要是让声乐老师指导她一段时间再录,效果更好。”
“额,老师,要是专业性太强的话,声音会不会更油,变得程式化,失去了真情实感呢?”
孙小宝不太赞同他的说法。
“有点道理。
但她的演唱技巧还得打磨一下,也不能全是业余的吧?”
左学吐槽道。
其实他这是夸张的说法。
胡丽波进团这么久了,而且经常上台演出,论技巧还是有的。
可能是在专业人士看来,她还有点业余吧!
胡丽波问左学,现在开始训练的话,还有没有提升空。
左学觉得希望不大,她年纪在那儿,现在才开始的话,有些定型的东西不太好改变。
她有些沮丧,回去后有些闷闷不乐。
这个问题不是第一次听别人说,但现在正是出磁带的关键时刻,还是有人觉得她太业余,而且没有什么改变的空间,让她倍受打击。
孙小宝觉得这不是什么问题。
左学虽然对流行音乐有一定研究,但国内这一块还未正式开始,学院派的经验未必好使。
就说东南亚狮城那些地方吧!
以李钰为代表的歌手并不是学院派出身,而是打小卖唱出身,经验来自多年的摸爬滚打,而非系统性的学习和训练。
他所熟悉的原时空也是如此,许多非专业出身的歌手照样能混得风生水起。
有的人还是地道的草根出身,却比许多专业歌手厉害。
这一领域,除了有一定的基础技巧之外,独特的声线是法宝,因缘际会又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胡丽波就拥有这一法宝,能让听众一下子就辨认出她的声音。
这种优势,比任何高深的技巧都管用。
至于因缘际会,这得看天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