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很喜欢这个称号。
一路说着话,旅途的时间很快就流走。
官道上车马来往,不时的可见“煤车”
。
运输的车夫穿着短褂,满脸漆黑的炭色,充满了岁月的风霜、艰辛。
…
…
约下午四点时分,贾环和公孙亮抵达地安门西大街的宛平县县衙。
二月初八并非放告日。
县衙门口虽然人流不少但也不杂乱。
公孙亮、贾环穿着、样貌都像是读书人,没有衙役来拦他们,径直到县衙内。
公孙亮熟门熟路的带着贾环到大堂甬道东侧的礼房办理报名手续。
一名书吏将两人带到一间屋子里备录。
贾环当场填写了上三代履历,并领取了十页考试专用试卷纸和草稿纸,再给办事的书吏交上常例钱。
书吏熟练的收了钱,看看手中备录中的年庚一项,摇头叹道:“贾公子若是生在前明,可报一个神童上去,前途无量。
可惜我朝没有褒扬神童的风气。”
贾环笑了笑,拱拱手,拿了纸张,和大师兄公孙亮一起出了县衙礼房。
公孙亮还沉浸在贾环填写的显赫的履历的震惊中。
父:贾政,工部员外郎。
祖父:贾代善,荣国公。
曽祖父:贾源,荣国公。
倒是书吏见多识广,不当回事。
礼房外顺着甬道往外走,公孙亮看着瘦小的贾环感慨万千,“贾师弟,想不到啊想不到…”
贾环苦笑一声,“公孙师兄,不是你想的那样,我只是家中庶子,并无权势。”
公孙亮却是以为贾环要在书院里“装猪吃老虎”
,善解人意的拍拍贾环的肩膀,“放心,为兄一定不会说出去。
不过,以后喝酒都由你来请客。”
贾环见公孙亮不信,无奈的一笑,点点头。
两人正说着话,突然,县衙二门处传来争吵声,“呸,狗眼看人低的贱役。
尔不识青衿乎?”
青衿是秀才的别称。
就见一个国字脸的秀才,身材高大,穿着洗得发白的澜衫,正在二门外对着一个拦路的门子咆哮大骂。
门子还要再分辨几句,那秀才一脚将门子踹开,径直闯入县衙中,昂首直入。
这么生猛的秀才?
贾环和公孙亮两人看得有点傻眼。
充当门子的衙役当然不敢擅自打有功名在身的秀才。
那是嫌命长。
但秀才在县衙里横冲直闯,貌似也没有这种政治特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