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来不把与他同龄的翠英当长辈的,“是不是调我们猪场干活了?”
翠英抬头看了看长锁,笑着回说:“是的,队里关顾我,也还要你和兰秀大妈关照呢。”
“翠英你是我们村子里最利麻的女将,还怕干不了猪场这点活路?”
随手拿开脚边的竹篮,走向里屋兰秀大妈那边去了。
翠英剁好猪草,也循着猪嚷叫的方向过去。
一排并着有五个木栏圈,三个挨在一处,每个圈里有五头猪仔,隔着一个水池有两个单独的木栏圈。
兰秀大妈见翠英过来了,就指着正在喂食的一头很壮的猪,说:“这是刚从县里畜牧局送来的脚猪(因为以前乡下公猪都是由养殖户赶着上有母猪的人家里去配种,所以称“脚猪”
,意思是走路去配种的猪。
),这种猪叫着约克夏。
听说长成人了,个头特别大,得有300多斤重呢。”
翠英听了心里有些麻麻地,回看旁边的母猪现在好像同脚猪的个头差不多。
兰秀大妈说:“它食量特别大,什么东西都吃。
送来的人交代了,要给它尽量多喂好的、有养活的猪食,说它长得大、长得快,才能下出肥胖的猪仔。”
翠英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表示记住了大妈的话。
“难怪我们这里的娃儿都那么瘦小,原来是男人吃少了,吃得又差,白天要干体力活,晚上还要干婆娘,哪来什么好种子呢!”
长锁好像很彻悟似的。
兰秀大妈瞄了长锁一眼,意思是有翠英在,说话得注意。
再看看翠英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也就没觉得不合适了。
翠英对猪场的活路很在行,因为自己家里就养着一头小猪仔,那是过年后文焕从邻村买回来的。
翠英当时觉得田里、家里、娃儿已经很忙了,喂头猪就会更忙。
文焕说,老人的话不能忘记:穷不丢猪,富不丢书。
等到育肥了杀年猪也让娃儿们高兴高兴!
翠英就起早睡晚的伺候着猪仔,文焕走了,每天喂猪仔,就好像在看着文焕的替身。
猪场的活路不忙也不闲,人不多也不杂,出工的时间也有规律,翠英真是从心里感谢队长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