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在身后男人的目光监管下,她的大回转无论前刃还是后刃,入弯后半段基本都有了清晰的刃线,并且她身体也有了下意识的折叠——
折叠是一种进阶滑行站姿。
滑行讲究稳定性,在固定器为八字站位的情况下,不能直愣愣地站着,而是下意识的开放性站姿(*适当开肩)加上折叠,身体下压,用胯去找地,锁死一个角度,视线跟上……
这就是八字刻滑入门。
每一个刃在出弯阶段,单崇可以看见她身体起身和压下这个明显的起伏过程,就很满意。
她滑的挺快,真的很争气一次没摔,没一会儿就追上最后出发那组——
刚开始就她一个人,那个好像有点儿开窍的模样看在单崇眼里,最多也就是打个七十分,勉强能看吧……
直到现在突然有了对照组。
这一对比就很明显,相比起别人的滑行多少都有点初学时候没及时纠正、打娘胎里带来的老毛病,卫枝笨鸟先飞,这次飞的还挺优雅。
她自己也感觉到了,所以滑到半山腰她刻意放慢了速度,站在雪板上,等跟在她不远处的人靠近,她一边龟速挪动,一边巴巴望着他,求夸奖。
那忽闪忽闪的目光都快透过雪镜把他闪瞎了。
护脸之后,男人那万年冰山脸稍消融,唇角不着痕迹地勾了勾……只是开口说话时,依旧听不出情绪起伏。
“看我干什么,看滑行方向,走啊。”
“……”
求表扬失败,这人眼珠子放眼眶里可能只是个装饰。
她瞪了他一眼,碎碎念地骂骂咧咧滑走了。
最后化悲愤为力量,一路赶超,把剩下的九位同学全部当了一回对照组,这一次,依然也没怎么输。
滑雪其实最看基础。
滑谁都能滑,滑的好看真不一定——
你说刻滑,说流畅换刃,哈腰撅腚他也能摸雪,上半身硬挺着他也能流畅换刃……
就是不好看。
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的进步很重要。
天才只有百分之一的概率,绝大多数人,甚至绝大多数有成就的大佬,他们那些所有令人惊叹的技艺那都是一遍遍硬在雪道上刷雪时刷出来的。
有句话在雪圈很流行。
其实放之四海皆准——
【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时间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卷。
】
……
到了基础,板头平衡和板尾平衡,原地蹦跶几下永远都比直接上道具来的安全。
平地上练习是老烟教。
年轻人抱着板再次出现时,众人显然没想到还有这种彩蛋——
老烟的平花。
单崇的公园。
那一千五何止是划算,简直被镶嵌了金边。
原地练平花,学员们都不用摘板,卫枝正蹲在旁边习惯性地检查自己的固定器加固,这时候就有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小姑娘凑过来问:“我刚才看见你滑了,你这滑的跟教科书上抠下来似的……你基础和谁学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