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幼卿摸摸口袋,虽然不好意思,还是赧颜开口:“劳烦小哥,那免费的《新春特刊》,可否送我一份?”
报童嗤笑一声:“你要买了三文钱的《时闻尽览》,才有免费白送的《新春特刊》。
一份报纸,搭一份特刊。
我白给了你,下一个买报的客人怎么办?”
颜幼卿就当没听见他的奚落,从口袋里摸出三文钱:“那便来一份《时闻尽览》。”
北方自逊帝退位,祁大统帅还没来得及改换币制,前朝“正兴通宝”
通行无阻。
颜幼卿口袋里,也只剩了十几个铜板,顶多支撑两天。
他本没有读报的习惯,进入海津之后,道听途说,知道如今许多商行工坊都会将招揽人手的消息刊登在报纸上,广而告之,名曰“广告”
。
这广告很显然是给识字的人看的。
颜幼卿不止一次被以貌取人者嫌弃个头瘦小,以为他干不了力气活,看见报童经过,倒是受了启发:自己能写会算,何不干脆花点工夫,找个需要识文断字的活儿,挣的工钱还能多些。
他手里拿着报纸,径直翻找广告消息。
海津是整个北方经济中心,四方辐辏,夷夏荟萃,商业极其发达。
《时闻尽览》虽是新近创刊,商务民生领域恰是其所长,此类招聘广告当真不少,抄写书记、店员、账房、秘书、通译……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一个通洋文的商行买办协理,月薪至少大洋三十五块。
颜幼卿叹口气,不由得想起安裕容——那样的人想要找活挣钱,可真是太容易了。
如自己这般,若能当个书记或者店员,一个月拿八块十块银元,还得谢天谢地。
大多数发布招人广告的商行就位于码头附近。
事实上,自码头两岸往城市内部延伸,数条道路交织成一片网状街区,形成了海津最为热闹繁华的商业地带。
内海与运河在此汇集,又因其处于整座城市下方,故当地人称之为“下河口”
。
颜幼卿拿着广告,一路打听,按图索骥,挨家上门询问。
这回人家倒是不嫌他个头瘦小了,见了面只问两个问题,首先问多大了,然后问从前干过没有。
连续被几家掌柜或直接或委婉地拒绝后,颜幼卿大概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无非因为自己年少识浅,纵然算术文字再好,老板也信不过,不敢任用。
他有点无奈,甚至想干脆回头,也像别的苦力一般,围住管事不放,好赖讨份搬运的活儿。
个头瘦小不是问题,当场表现一番,不怕没有人要。
只是卖力气挣钱太慢,顶多养活自己,其他可就谈不上了。
当初徐文约写下地址的那张草纸一直贴身收在里衣口袋中。
颜幼卿并不打算现在去找安裕容。
总得多挣些钱,才有脸去见恩人。
如安裕容徐文约那般,都是有本事的能人,自己别的忙或者帮不上,至少先把该还的钱还了。
这么一想,颜幼卿厚着脸皮,往下一家寻去。
到第二天傍晚,下河口凡是刊登了招聘广告的商行,叫颜幼卿问了个遍,竟没有一家肯用他。
无奈之下,只得回转码头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