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文网

第38章(第2页)

卫昇微凉的手掌缓缓包上她的柔荑,笑容迷人优雅:“爱妃这般聪慧,不如给猎人出一出主意?”

“臣妾这些都是小聪明,哪儿比得上皇上您智计无双。

”孟棋楠使劲奉承卫昇,贴着他胸口撒娇道:“猎人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他又找了一只猛兽放入林中,希望能够瓜分两只虎的势力。

一旦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将来无论哪一方有异动,另外两方都会不约而同进行压制。

这对于一处山林来说是最稳定的状态,而对于猎人来说,他也能腾出更多精力做自己想做之事。

她顽皮地拿出奏折,拿眼神揶揄卫昇:“比如这件,废察举制。

晋国选拔官员的制度是两种,科举制和察举制。

科举制兴起不过经历了两三代帝王,说起来就是资历尚浅,还没成气候。

但是科举制打破了寒门子弟的禁锢,只要是读书人,便可以参加最基本的考试,然后再一层层往上考,最终当官、出人头地。

这种制度的产生激起了全天下人对读书的热情,无论家里是经商还是种田,是打铁的还是卖菜的,似乎都有了一种盼头。

普通百姓再也不受门第的束缚,而是也有机会步入朝堂,成为统治群体中的一员。

尽管只是小小一枚县令之类的职务,也够让这些几辈子都匍匐在地的人希冀遐想了。

但是还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选拔制度也在实行,那就是察举制。

察举制顾名思义,便是各地方有威望的官员直接向上级举荐人选,综合起家世、才能、品性等各方面,直接推荐到合适的职位上。

现如今晋国十三州都还设有中正一职,专门负责考察选拔官员。

其实察举制一开始的本意是好的,只选家世清白又有威望的贤才,可是在这种办法实行了一代又一代之后,弊端也日渐凸显。

特别是最近的几十年,一个又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世家子弟被举荐入朝,霸占了肥缺官职却不做实事,白拿俸禄不说,严重的还行事荒唐祸及百姓。

而掌握选材之权的高官们任人唯亲、唯钱、唯权,导致流弊百出。

卫昇新帝登基准备大展身手,况且他亦不满这些权势家族已久,所以很想从察举制这方面下手。

可是朝中的高相和钟太傅尽管平素政见不和,两家女儿又在后宫斗得厉害,却没一个愿意在这件事上帮他。

说到底就是两家人虽然都想独自笼络皇帝,到底脑子还没糊涂,清楚知道废察举制一事会给家族带来怎样的冲击。

高家钟家在本朝都有百年以上的基业了,家族旁支人脉众多,多数子弟靠得都是托关系走后门才谋了差事,皇上若是把这路堵了,岂不是让他们子孙后代喝西北风去?傻子才答应祸害自己!

淑妃家指望不上,德妃家也百般搪塞,卫昇是气不过两家的态度,所以才几个月不进后宫。

不仅不进,还要从外头弄一个人进来,煞一煞两家的锐气,好让他们知道这天底下到底是谁说了算。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