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宝答道:“不这样不行啊!
名声归团里,咱拿钱嘛,既然在单位里,就得这么干。
而且,有些麻烦可以用团里的名义顶回去。
不然的话,有人直接找咱麻烦,咱是没地儿叫屈的。”
“我知道啊,我也就是那么一说,只是觉得,里面只提我的名字,没提弟弟你的名,有些不值。”
“没事的姐姐,听众不在乎歌是谁写的,他们只在乎好不好听,是谁唱的。
想要了解创作者的人,也不会通过广播收集资料。”
“还有什么听众来信、群众呼声什么的,万一被人知道这都是你写的,会不会很麻烦?”
“怕什么?反正也没人在乎这个。”
那封所谓的听众来信,是孙小宝和吴淑兰你一句我一句想出来的,写好后被她送到电台,让人家念。
电台那边也有自己的想法,主持人念出来的内容被他们改动过了。
当然了,所谓的制作歌曲内幕,李钰那次来南都所做的事情等,也是这边提供的。
为了卖磁带嘛,做这些不寒碜。
这时,电台里传来女主持人的声音:“咱们国内的音乐界不知道怎么了,好像还没睁开眼。”
男主持附和道:“没错!
这些年,文学界描写个人感悟、美好爱情的作品如雨后春笋;电影中各种先锋大胆的风格都有了,接吻的镜头也可以出现在银幕中。”
女主持人:“为何音乐领域的步伐却慢了半拍呢?”
两人一唱一和,对着音乐界一顿乱喷。
核心内容就一个:现在的音乐界不喜欢集体时代的旧音乐,又鄙视通俗音乐、看不上流行音乐,却又拿不出令大众满意的东西。
听到这儿后,孙小宝挺意外的。
这内容不是宣传计划中的事情,应该是电台自己加的。
只是搞得这么犀利,会不会有麻烦呢?他拿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