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句话没说出来,稀罕能养死了?
他年轻气盛,口气就冲了些。
黄家父子脸色又变了。
黄大娘总算也回过神来,忙不迭地向亲家澄清自己:“……我一听老实说儿媳妇生了,我就提了一大篮子鸡蛋过去了。
——我攒了许多天都没舍得吃呢!
原来打算留那伺候她的,可儿媳妇生了女娃心里不好过,拿我撒气……”
反反复复把当晚的话拿来说,说冯氏如何顶撞她,赶她走等语。
黄老爹不住呵斥她,一边将冯长顺等人往屋里让。
一时进了上房,推推让让的都坐下了。
冯长顺便郑重对黄家老两口赔罪,又问闺女每年可少了二老的奉养口粮,逢年过节过生日有没有送肉和鸡蛋来等等,一句话,就是问他闺女可有亏待二老的地方。
黄老爹和黄大娘尴尬万分,忙说没亏待。
这个大儿媳虽然不得二人喜欢,却要强的很,该给的东西、该尽的礼数一点不落,叫人没话说。
冯长顺看二人的情形,心里就有数了。
他知道自己闺女,好胜要强,最听不得婆婆嘴碎,因此宁可不沾他们,明明孝顺了却在公婆跟前也不落好;比不得小叔子和弟媳妇,一双儿女就被两个老的养着,忙的时候二老还时常帮他们干活、煮饭什么的,却在外到处夸小儿子媳妇贴心。
他便长出一口气道:“这就好,这就好。
她要敢不孝顺,我打断她的腿。
不过秀英嘴笨,不会甜言蜜语哄人,我也不会教她这个,亲家多担待些吧。”
他并不是上门来吵架的。
闺女嫁来了黄家,隔得又远,自己想照应也照应不到,还得靠黄家照应。
黄老爹无话可说,唯有干笑,觉得山外人就是圆滑,这话是怪黄家没好好待他闺女呢。
黄大娘却一直对冯婆子表白,说她没亏待大儿媳,如何对她好,等等。
冯婆子静坐微笑,并不说话。
冯长顺笑道:“真是感谢亲家母。
我那年进来收山货,瞧女婿人老实,黄家也是实诚人家,觉得把闺女嫁进来肯定没错,这才结了亲的。
既结了亲,秀英可不得靠你们照应!
这里隔着山外百八十里地,她要有个好歹,我们就算得了信儿,赶来也是一两天后的事了。
只能求亲家照应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