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很好,顺序对吗?”
青萍真没闲情跟他扯,估计她要再不拦着,这位能感慨到明天去,敷衍了他一句后,赶紧问正经的。
“大至没错,怎么啦?”
董祀有些不满她打断自己抒发感情。
“我没法为阏氏的书排序。”
青萍此时可管不了他的感情,她已经困惑了一天了,总得有个解答不是。
“没法排序?”
董祀也怔了一下,想不出这位为什么一定要排序?看书不就好了,顺序有那么重要吗?不过从小在蔡家,被蔡家姐妹训练得很好,知道永远不要跟女人争辩什么叫合理。
于是想想放下手上的,往一边侧放的书册看去,手指一一滑过,抽出一本《淮南子》,递给了她,“第一册……”
他准备再拿,可是被青萍拦住,“把你们最后抄的给我就行了。”
“你想知道什么?”
董祀瞟了她一眼,抽出了最后一本给她。
“你呢,现在您看到了什么?”
青萍把两本书摊开放到他的面前。
董祀不解的看了她一眼,这些他多年之前就看熟的,此时她让自己看什么?但还是把目光投入了书页之上,他咦了一声,把两册书一手拿一册,左看右看,最后看到了青萍。
“如您所看到的,阏氏从六岁到十二岁,笔迹几乎没有变化。”
她为了增加对比,把董祀的第一本和最后一本也摊开,放到了董祀的眼前。
“你想说什么?”
“我什么也不想说,我想问您!
她从娘胎里就开始练字了吗?”
“她自小本就有天才之称。”
董祀强辨,虽然声势并不很大。
“阏氏的手能拿笔之后,你知道用了多久才恢复写字?”
青萍可是一路照顾着蔡琰过来的,在她拿笔不再颤抖时,开始练字,一到两年之后,字才勉强能看,完全恢复昔日的字迹,已经是三年之后的事了。
“你想说,她至少是从三岁就开始习字了?”
“也许我想多了,在我看来应该更早,而且这仅是写字,而不是指识字。
您看,这书中多少冷僻字?您书中碰到这样的字,就显得十分生硬,可是你看阏氏书中可这样的时候?”
“你别是想说,琰儿天赋异禀,从出生起就识字,三岁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