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文网

第57章(第2页)

随着各藩王土地、驻军人数等不断攀升,终于到了能够威胁到中央的地步。

只是由于光昭帝与藩王们的良好关系,这个弊端在初时并不显眼。

直到一场意外的发生,使得这个矛盾凸显了出来。

光昭帝寄予厚望的太子,同时也是他的嫡长子,在与秦王世子博戏之时,因秦王世子急于争胜,态度不恭,竟用棋盘将秦王世子给砸死了①。

此后,尽管光昭帝对太子大加训斥,并命太子向秦王致信道歉,秦王还是对此耿耿于怀,称病不朝。

数年后,太子屡屡犯错,被光昭帝所废,秦王与朝廷的关系终究是回不到从前了。

朝廷与秦王在蜜月期时,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可双方关系一旦紧张了起来,免不了要开始相互提防。

当朝廷派去秦王藩地境内打探梁国的发展情况及兵力情况时,着实吃了一惊。

当初疲于抵御羌人的梁国,不知何时,竟已变得如此强大。

也是从那时候起,光昭帝开始将一直倚重的藩王视为威胁,不着痕迹地削减包括秦王在内的藩王的势力。

秦王在太子砸死自己儿子的那一刻起,便生出了谋反之心,对于朝廷的这种做法自然更为愤恨。

然而朝廷每一回削减秦王的势力,都师出有名,实打实地揪住了秦王的错处,秦王明面儿上也不好反驳什么,只是暗地里,他免不了悄悄儿地联系那些同样被光昭帝削减的势力的诸侯,激起他们的不忿之心,以便将来自己举旗谋反之时,其余藩王能够与自己遥相呼应。

尽管有相当一部分藩王因削藩之事对光昭帝起了不满之心,但光昭帝早年与藩王们的亲厚终究也不是假的,且那些受罚之人都是实打实做错了事儿,光昭帝并未无中生有。

要让藩王们与秦王一道发发牢骚可以,但真要让他们反了光昭帝,他们终究还是下不了这个决心。

何况光昭帝每打一个闷棍就会给一记甜枣,着实让藩王们又爱又恨。

秦王见还未到谋反的最佳时候,终是忍下了自己的冲动。

待到光昭帝渐渐老去,将嫡幼子昭睿帝立为太子,最终昭睿帝登基,秦王一直以来苦苦等候的时机终于到了。

新君不过是个毛头小子,初初登基威望不足,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于是,秦王在昭睿帝登基之后没多久,终于反了。

他不仅自己反了,还将本该抵御的外敌羌人放入了关内,一时让朝廷焦头烂额。

这才有了昭睿帝为维护国威决定御驾亲征之事。

当时,按照约定,本该有几名藩王跟秦王共同举事,奈何方皇后早早便得了消息,使了反间计、美人计等,极力分化诸侯,拖延了他们的行动步伐,这才让他们没有追随秦王一起谋反。

待到后来,秦王与羌人被昭睿帝所率之军所击溃,那些本就有些迟疑的藩王们自然就更不会再提谋反之事了。

昭睿帝看似对藩王们信任依旧,实则早已生出了防备之心。

他明白,藩王们的谋逆之心已经生出,就代表这些藩王们已经不可信了。

朝廷强势时还好,这些藩王们尚能对朝廷保持表面的恭敬,一旦朝廷呈现出弱势,这些藩王就会如那闻到血腥味儿的豺狼一般,露出利爪和獠牙来。

昭睿帝在登基的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在不激怒藩王们的情况下削藩,且还采取分化藩王的措施,厚待未曾怀有异心的藩王,打压那些图谋不轨的藩王。

此举倒也见了些成效。

可惜后来,昭睿帝的身体每况愈下,渐渐丧失了与藩王们慢慢周旋博弈的精力。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