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太太道:“是的!
我们家乡有这个规矩,搬到什么地方,就要送些东西到左邻右舍去,那意思说,甜甜人家的嘴,以后好和和气气的。
但是送这样的礼,从来是一碟子糕,一碟子点心,或者几个粽子。
哪里有送这些东西的哩?”
正说时,冷清秋的舅舅宋润卿从外面进来,便问是哪里来的礼物。
韩观久告诉了他,又在提盒里捡起一张名片给他看,宋润卿不觉失声道:“果然是他呀!”
大家听了,都不解所谓。
冷太太道:“二哥认得这人吗?”
宋润卿道:“我认得这人那就好了。”
冷太太道:“你看了这张名片,为什么惊讶起来?”
宋润卿道:“我先听王得胜说,隔壁住的是金总理的儿子,我还不相信。
现在这张名片金华,号燕西,正合了金家鸟字辈分,不是金总理的儿子是谁?人家拿了名片,送这些东西来,面子不小,我们怎样办呢?”
冷太太道:“照我们南方规矩,这东西是不能不收的。
若是不收的话,就是瞧人家不起,不愿和人家做邻居。”
宋润卿道:“那怎样使得?这样的人家,都不配和我们做邻居,要怎样的人家,才配和我们做邻居呢?收下收下!
一刻儿工夫,我们也没有别的东西回礼,明日亲自去拜谢他吧。”
冷太太道:“那倒不必。”
宋润卿不等冷太太说完,便道:“大妹主持家政,这些事我是佩服你。
若说到人情世故,外面应酬,做愚兄的自信有几分经验。
人家拿着总理少爷身份送了我们的东西,我们白白收下了,连道谢一声都没有,那成什么话呢?”
马上在身上摸索了一会儿,摸出一张名片交给韩观久,说道:“你去对那送东西的人说,就说这边舅老爷,明日亲自过去拜访,现在拿名片道谢。”
又对冷太太说道:“你应该多赏几个力钱给他们听差。”
冷太太见宋润卿如此说,就照他的话,把礼收下了。
到了次日,宋润卿穿戴好了衣帽,便来拜谢燕西。
他因为初次拜访,不肯由那墙洞过来,却绕了一个大弯,特意走圈子胡同到大门口,让门房进去通报。
燕西一见是宋润卿的名片,想起昨日送东西的金荣来说,这是舅老爷,马上就请到客厅里相见。
宋润卿在门外取下了帽子捧着,一路拱手进来。
燕西见他五十上下年纪,养着两撇小胡子,一张雷公脸,配上一副铜钱大的小眼镜,活像戏台上的小花脸。
身上的衣服,虽然也是绸的,都是七八年前的老货,衫袖像笔筒一般,缚在身上。
心想,那样一个清秀人儿,怎样有这样一个舅舅?就是以冷太太而论,也是很温雅的一位妇人,何以有这样一个弟兄?但是看在爱人分上,决不愿意冷淡对他。
便道:“请坐,请坐!
兄弟还没有过去拜访,倒先要劳步,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