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文网

第三十八回 仙石引路解疑云房东精装创新篇(第1页)

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的人眼里,华夏人的某些思想观念可能会显得落后甚至愚昧。

就拿华夏北方不少地区依然保留的“女人不上桌”

习俗来说,这到底是不是对女性的不尊重呢?要是让老祖宗们听到这话,恐怕棺材板都压不住,得跳出来跟不肖子孙们好好理论一番。

北方天气寒冷,喝酒能暖身子,所以喝酒就成了北方许多有点经济基础的家庭待客的必备项目。

但喝酒多了也容易出问题,所谓酒后乱性,古人在这方面也不会比我们现代人文明多少。

那要是客人来了,非得让主人家老婆也来喝几杯,岂不是很容易闹出乱子?可如果不让女主人陪酒,又显得不太礼貌。

于是,老祖宗们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让自家老婆吃亏,也不给客人留下话柄,那就是定下了“女人不上桌”

的规矩。

但这并不意味着女人就不能上桌吃饭。

所谓的“女人不上桌”

,其实是指不参与接待客人的酒桌。

家里的老婆孩子,还有客人的老婆孩子,她们会另外单独摆一桌,这样既避免了酒后乱性的尴尬,又能让双方的家属都吃得安心、喝得痛快。

这就是华夏人相处之道的智慧所在。

这根本不是不尊重女性,反而是出于对女性的特别考虑而制定的一种聪明策略。

然而,这些在西方文化入侵华夏之后,却被当作糟粕来嘲笑。

要是老祖宗们知道了,哪能不被气死呢?

华夏人做生意的历史悠久,那些从事商业活动的人被叫做“商人”

现代人有种说法,认为是因为商朝时期经济发达,商人众多,商朝灭亡后,这些人继续经商,久而久之,“商人”

就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有一定道理,但肯定不是全部真相。

现在考古发现,夏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商业活动,周朝的商业活动更是发达。

那为什么偏偏是“商朝”

的名字流传下来,用来称呼商人呢?看看华夏商人身上那些独有的特质,答案就很明显了。

华夏商人讲究的是“和为贵”

,重视诚信。

这里得注意,和为贵、诚信,说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单纯的生意关系。

直到现在,华夏人做生意还是这样。

签署合同,很多时候只不过是走个形式。

到了执行的时候,大家都看着办,不想履约的,有的是办法让合同变成废纸。

比如有些地方的渠道商,基本上垄断了某一类商品的所有渠道。

如果有新品牌想进来分一杯羹,他们就会跟新品牌签合同,然后设置各种障碍,这里收费,那里要攻关,七搞八搞,费用高得离谱,最后品牌商都怕了,不敢接招,渠道商自然就能让合同束之高阁,在合同期内轻松消除竞品威胁。

所以,华夏人的“契约精神”

是看人来的。

对某些人,他们会遵守契约,一起做生意;对另一些人,他们就用契约精神来打压对方,不让对方做生意。

华夏人做生意合作时,一开始都是抱着信任的态度,但嘴里说着相信对方,心里头可不一定。

特别是投资的时候,这种心理更加明显。

滴水岩公司现在拓展加盟商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开一家加盟店投资不小,如果有五六个人一起投资,资金压力就小多了。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