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这边,能够动用的总兵力大概有十八万人马。
其中,有四万是董璜新增援的还在路上的援军,里面新兵居多,战斗力一般,需要边打边练,正常情况下,还是用于防守营寨为好。
士兵很可能不如后周军队精锐,也是贾诩不太喜欢野战,反而打阵地战的重要原因。
贾诩手中剩下的十四万兵马中,有不到八万人是之前陆陆续续赶到的中央军,其中包括高顺最初带来的三万人马,董力支援的一万多原本用于防守兴元府的人马,以及贾诩亲率北伐的四万人马。
这些兵马,也是贾诩手中的精锐核心,尤其是高顺手中的一万陷阵营,更是精锐中的精锐。
此外,还有三万人马是地方部队以及三万降军。
这些人马的质量参差不齐,其中的精锐,堪比高顺的陷阵营,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老兵油子,当然,也有不小比例的老弱病残。
说到底,这个时代很多节度使的军队就跟明末的士兵一个模式,明末将领打仗靠的是亲兵,这个时代的节度使靠的则是牙兵,至于其他的部队,不能说没有精锐,但终究占了少数,且装备也没法跟牙兵相比。
(北方主要州县图)
在兵力布置方面,经过调整,高顺军团目前已经布置了六万人,但是对外宣称只有四万人。
其中李处耘部万余人马守卫安化(今甘肃庆阳),安化是庆州的州治,位于延庆水和马岭水的交汇处,因为周围地形等的原因,说实话,就算是从北方进攻,也挺不容易的。
历史上,北宋在马岭水一线设立了大量的堡寨,用于防备西夏的进攻,一直到北宋末年,西夏都没能在这里取得像样的成果。
李处耘所部的人马以后周静难军的降兵为主,但因为这些降兵的家眷大都在邠州,且都跟随过折从阮、折德愿、李处耘作战,所以战斗意志还算不错。
韩继勋、董力所部两万余人镇守宁州首府定安城(今甘肃Q市宁县),定安城位于延川水、九陵水、马岭水三水交界的位置,其中九陵水发源于子午岭主峰子午山,子午山位于定安城差不多正东方向,是宁州与东方后周州县的天然屏障。
因为定安城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够支援南方的邠州,也能够支援北方的庆州,同时也是极有可能被优先攻击的一个州,所以大虞在这里布置了重兵。
其中稳重的养成系将领董力负责防御城池,韩继勋所部则负责支援与伏击。
高顺则亲率主力镇守邠州,总兵力约三万人,其中有一万陷阵营。
高顺所部,也是董璜所有军队中,野战能力最突出的一支。
位于秦州首府成纪县的高彦俦所部,也有一万余人的机动兵力。
此外,斜峪口、宝鸡、汧原等重地,总共也驻扎了万余人马以备不测,麟游也有万余人马,其他城市要点加起来也有万余人马。
贾诩手中还有四万人。
接下来的四万援军,也会来贾诩所在的武功大营。
如果贾诩手中只有四万人,依托武功的地形,防御李重进部的四五万人自然很轻松,但万一敌军主力到了,就很难受了,甚至很可能守不住粮道了。
(武功城位置图)
现在刚刚好,八万人马既能够扩大营寨的规模,还能够沿着河流布防,既能够保证粮道,也有一定的战术移动空间,挡住十一二万大军的进攻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贾诩的此番兵力布置,从某种程度上也算是钳形攻势,锁死了京兆府方向后周军进攻的方向。
并且因为时间太过充裕,贾诩的防御工事、设施的建造也十分从容,武功原一线已经被他打造成坚固的堡垒,只等着后周来攻。
论起战略定力,贾诩还没有怕过谁。
说实话,他很期待与后周在这里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