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气息冷寒,倒把宁阳吓了一跳,不知道他为什么生气,只是有些委屈地小声道:“那蝴蝶的簪子花样可新着呢,去柳家那日特意让月桂到铺子里买的……我一路上一直都戴着……”
诸葛端云看着宁阳,见她低着脑袋似乎被他突来的怒气吓到了,却又不甘心地抬起眼睛瞄他,脸蛋儿鼓鼓的,很是委屈的样子。
他没来由有些烦躁,没说话便举步出了屋子。
宁阳有些莫名其妙,骨碌着眼睛瞅了瞅窗外,却听得诸葛端云语气不豫地命令道:“安泰!”
“是,王爷。”
“派几个人到街上去,把北关所有花样新鲜的蝴蝶簪子都给本王买回来!”
“是,啊?”
“啊什么啊?本王的命令没听见?”
“听见了,王爷。”
“那还啰嗦什么?”
“是,王爷。
哦,对了,大周那边遣使节过来询问前几日越界搜山的事,不知王爷打算如何处置。”
“一会儿去前院儿再说吧。”
渐渐地,两人的声音便都听不见了。
宁阳坐在屋里,好半天,终于笑出了声,心里说不出有种什么感觉充斥着,好像还挺甜的。
这种甜蜜的感觉没维持几天,当宁阳得知诸葛端云受了伤时,她终于笑不出来了。
她想看看他的伤势重不重,可是诸葛端云却不许她帮忙换药,说这种事不是公主该干的。
这理由宁阳当然不信,一路上她都给他当丫头使唤了,端茶送水捏肩捶腿,做这些的时候他怎么不是这不是公主该做的事?这很明显是借口。
宁阳思来想去,只能认为那伤势很严重,他怕吓着她才不给看的。
后来又听说诸葛端云为了救她,硬是让大夏守军去搜了莽山,惹得两国边境现在很紧张。
好在刺客抓着了,诸葛端云亲自写了请罪表递到大周那边,大意是说:在迎亲途中,收到会有刺客于北关作乱的密报,于是派遣安统领回北关抓捕刺客,结果令刺客首领逃进了莽山,因为此刺客是大夏之人,且武艺高强,安泰怕他惹出大乱这才命令搜山。
北关既为诸葛端云封地,他愿为此次鲁莽之行事负全责,无论大周有何要求,都愿意配合。
诸葛端云的态度很好,大周那边许也考虑到正值两国联姻之时,于是便将此事压后再谈。
这已经是大周做出让步的表示了,毕竟这次搜山确实抓到了刺客,并且没有大周守军或是百姓伤亡,这件事情也许以后会得到妥善处理。
但是两国边境之事自古以来便很敏感,很容易出事端,诸葛端云的做法确实很冒险,有些不管不顾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