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嘘,噤声,想挨板子呀!”
抱屈的是三爷家的泓昇,叫傻子叔的是太子家的弘晋,最后嘘的那个是太子长子弘晰。
若楠等他们走远了又耽搁了半天才磨磨蹭蹭的挪回去,听璧脚本不光彩,加上若楠叔叔的辈分摆在哪里,若楠也不好发作去跟小辈计较,只是自此,对那般子侄们的恭敬不那么热心了回应了,只爱答不理的搭个眼皮,哼哼作数。
女人堆里是非多
正月十五闹元宵,若楠见了滞留在京的十五公主敦恪,乘着众人猜谜的空隙,敦恪悄悄向若楠道谢,并告诉另一个若楠更加担忧的消息,温恪已经起身回京,约莫月底就到,皇阿玛答应自己在京再住些日子,待与姐姐温恪会面后再归草原。
温恪公主?
又一个早逝女子,想到这个女子将会在自己眼前凋谢,若楠心里有股说不出来愁闷。
反正在大家眼里,若楠是个傻子加白痴,若楠也就顺应民意,在上书房混日子。
正月底,温恪公主夫妇回京省亲。
宫中举行盛大的宴会,为温恪公主夫妇接风洗尘。
除了宫中的娘娘,所有皇子福晋,京里有头脸王公内眷,诰命夫人都有分参加。
若楠原本被安排跟着哥哥们一起陪同仓津饮酒,若楠厌恶酒臭,跟康熙报备去了太后娘娘主持的内宫宴。
若楠的心思是要拉着十五十六十七一起去,谁知道,十五十六十七都愿意跟着十四去与仓津拼酒,不仅不愿意跟着若楠,还笑话若楠婆婆妈妈。
若楠跟着母妃王氏一起参加了慈宁宫宴,见到了传说里的悲情公主姐姐,若楠对温恪的印象是这个姐姐长的也忒胖了。
太后娘娘看到若楠从乾清宫里跑到慈宁宫来,十分窝心,招手让若楠到自己更前。
若楠落水失忆,宫中无人不晓,若楠如何失忆,太后娘娘当然也知情,对这个小孙子平添一丝怜惜,这会儿拉着若楠的小手,慈祥的为若楠介绍了温恪,她指点着温恪笑眯眯言道,“小十八,还记得皇姐吗?不记得也没关系,皇祖母告诉你,你这个小豆丁要做舅舅了,高不高兴呀?高兴呀,就不快去恭喜你皇姐!”
太后娘娘,若楠之前跟着哥哥们见过一次,就是众阿哥拜年那次,那时太后脸上淡淡的,似乎对自己不熟悉不认识。
所以若楠对皇祖母今天的热情,有些受宠若惊。
若楠不知,太后娘娘前后态度的不同,其实别有内情,那时摆脸色原本不是针对若男。
说起太后娘娘,也是位命苦之人,十三岁嫁到大清,却碰上顺治专宠董鄂妃这当口,因为她挡了路,顺治不能把皇后的桂冠送给自己心爱的女人,不仅不搭理她甚至还有些仇视她。
幸亏董鄂妃早死,顺治帝跟着也走了,她才逃出生天,享了康熙的儿孙福。
午夜梦回,太后娘娘常常想起当年的遭遇,想起当年顺治迫于太皇太后压力不得不到坤宁宫敷衍的日子,顺治在自己宫里整夜独坐,通宵看书;顺治还欺负当年的皇后不懂汉语,甚至当了董鄂妃的面嘲笑自己是木头皇后、是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