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刘静仪还是辛文萱,都是头一回听她说这么长一段话。
而且是这样的,似毫不留情,却浸着温情的指责。
陈清鱼把放在旁边,淡漠地牵起刘静仪的手,“辛文萱,我们不认为我们的到来毫无意义,所以我们来了。
那么,你认为你复读有意义吗静仪,走了。”
女生的手纤细温凉,五指修长有力。
刘静仪受宠若惊,决定得寸进尺,挽住她的臂弯。
陈清鱼会这么说,不无原因。
没有人知道当她见她的高考数学分数是什么感觉。
她的语文英语都在全省前十,作文被收录进各个版本的作文选。
却因为只有零头分的数学,与她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
难道她毫无付出吗
对数学,她的想法一直很简单做不了天赋型选手,就做努力型。
可连努力都没有得到回报。
她不甘心,她一点也不甘心。
哪怕她的成绩足够进一个不错的211,她也不甘于这个数学。
所以她要重头再来。
这一年,她再学一遍数学,她从头开始,她加倍地努力不求一百,但求及格。
她身边的人亦是如此。
刘静仪剪去头发的心态,与学习数学的她有什么区别可辛文萱却在放弃自己。
两人正要推开病房的门,身后却传来抽咽声“你们不懂”
她哭得厉害,嗓音也沙哑了几分“你们不懂。”
陈清鱼回过了头。
辛文萱以手掩面,滚烫的泪水从指缝渗出,打湿了她的被单。
陈清鱼拍拍刘静仪的手示意她放开,走到辛文萱的床边坐下,语气温和“那就说说你的故事。”
她侧过头,靠在陈清鱼的肩上,终是放肆地哭出了声。
其实这是一个很老套的故事。
故事有一个再狗血不过的开头。
一户人家里有两个女儿,年龄差为一岁。
大女儿木讷懂事,小女儿活泼闹。
大女儿成绩优异,从小是模范学生,小女儿艺术天赋高,钢琴舞蹈样样精通,从小人缘好到令人咂舌。
小女儿会讨父母欢心,受尽宠,尽管中考只有两百多分,家人仍花大价钱把她送进艺术学校。
辛文萱高三那一年,在艺术学校的妹妹提前去参加集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