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许似乎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为了活跃气氛,开起了玩笑。
“这可不关我的事,事情是我们主任上报的,谁让他第一个认出照片呢……”
我长吁了一口气,拿到老照片有些日子了。
但我从未想过那种笑颜清晰的三人合照背後,会有这样沈重的历史。
他们曾经一起笑著留下了这张合影,但他们之後的命运却又如此不同。
一人死於军阀的流弹下、一人死於淞沪会战的战场上,还有一人在山村里教书,几十年後才死於伤寒……
如今的我拿著前人的照片唏嘘感叹,但世事茫茫难自料,多少年後的我,又会如何呢?
暂且不提我一时浮乱的心绪,折腾了一日,此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冬季提早黯淡下去的天光倒是十分符合我此刻沮丧的心境。
我抱著极大希望的第一条线索,现在彻底断了。
作家的话:
这一段我写得极是忐忑的。
几段历史是真实的,全部隐去姓名,希望大家当做小说看待吧。
然後两位少爷的故事是绝对虚构的,总之请勿将这一部分当真。
其实我也曾经觉得那些动荡的历史与自己非常遥远,但是牵扯到熟识的人与事後,又觉得原来离自己也是近的。
比如我小学的後山上有一座无名的红军烈士之墓,仅留一块残破的墓碑,早已没有了坟包。
用一点残存的现实无法想象当年的惨烈,但是仔细一想,却又觉得无比唏嘘。
-----------------------
如果有兴趣,以下是些补充:
卢师长确有其人,写到的史实是真的,不过五营包抄双梅的事件发生得更早一些,是他还是匪寇年间的事情(11年後他把女儿嫁去了那里。
然後现实中他的儿子并没有战死(也不叫卢明勋),之後去了台湾,现在好像是在台中。
但是其他留下的後人据说在文革期间过得十分不如意=-=
而接任五十二师师长的另一位卢师长,是前任的堂弟。
五十二师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集团军总预备队,因为是杂牌军、战力较弱,并没有被派上前线,而是在後方管理治安。
据说这位卢师长一腔热血求戴笠引见蒋介石,呈上卢部请战书,五十二师才被派往前线杀敌。
之後他曾晋升为七十六军副军长。
到了1949年,也是这卢师长向共产党投诚,和平解放了地区。
他於1950年病逝於私宅。
(结果还是他的哥哥更有名一点。
然後关於大安圳(这个名字也改动了),史实基本一致。
而在双梅事件中它没有受到波及的原因据说是因为清晨大雾,卢部迷路了(……)
第六章、蹊径
蔡清许本来想直接回桂岭去,但是冬日的天已然擦黑,我担心他一个人在夜里开车走蜿蜒的山路不安全,便留他与我一同在县城过夜。
他帮了我许多,我也想聊表心意。
蔡清许大概是见我情绪低落,也不多推辞,甚至领我看了县城里许多的新变化,还带我去吃正宗的家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