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歌,娘往后,就只有你和弟弟了。”
三夫人刘王氏轻轻抚了女儿的小脸蛋儿,她说道:“遂歌,你和弟弟一定要相亲相爱。
你们是世间,最亲近的姐弟……”
“娘,爹爹不在了。
我一定会照顾弟弟的。”
刘遂歌说话时,总是打了哭嗝,说话儿时,有些微微的哭腔。
“娘,你不要离开我和弟弟,我好怕,怕你也像爹爹一样,永远离开了……”
听着女儿的话。
三夫人刘王氏挤出来一抹的笑容,回了坚定的语气,道:“不会的,娘哪舍得。”
没娘的孩子,得多苦?
三夫人刘王氏哪舍得了她的一双儿女。
更何况,夫君不在了,她才更要守护好了一双儿女。
她不能让夫君去逝了,没了祭祀血食的子嗣。
遂歌,得平安长大,嫁得良人。
之烨,也得平安长大,娶了贤妻。
若非如此,三夫人刘王氏想,她便是死了,也是死不瞑目的。
升平六年,初秋。
刘三老爷的棺椁在仆人的护送下,终归回了洛都城的刘府。
彼时,刘府内挂了白帆。
三房全是素服。
荣娘是婢女,同样是穿了素服。
百明苑,在这个夏、秋之季,没了欢歌笑语,全然是一片肃穆。
也是在这个秋季,荣娘无意间发现了一门学得手艺的机会。
刘遂歌大姑娘得吃素,服父孝。
不能食荤,素食里,也是有素鸡、素鸭之类的豆制品食物。
做豆腐、豆干、豆皮等等,这些豆制品的食物,荣娘觉得是一门好手艺活。
虽然,是辛苦的活计,可这真正是一门技术活。
想一想,整个洛都城多少人,有手艺在身的话,讨生活容易的多。
特别是这时代里,乡村是宗族社会,十分排外的。
荣娘和她亲娘赵春花就是离开了刘府,也不可能去了乡村生活。
那里的小空间,太封闭与压抑了。
市井生活,小人物的平凡日子,就是荣娘的向往。
不过,在这之前,荣娘得去学会了做豆类的素食,以便让遂歌大姑娘开了胃口,多用些吃食。
毕竟,大姑娘若真是食得少了,生了病的话?
荣娘、秀娘、桃娘、杏娘,四个侍候的小丫鬟一定会被狠狠责罚的。
要知道,百明苑这些日子以来是特别的低气压。
第12章
升平六年,刘府的三房在百明苑里守孝,如此过了又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