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一边说着这话,一边用眼神向秦国使者示意。
说好的只要他们及时退出合纵就不会与他们为难呢?秦国可别言而无信呐!
秦国使臣看够了六国使臣内讧的戏码,才终于站出来慢吞吞地道:“楚军和燕军早在战事开始之前就撤退了,未曾对我秦国造成什么影响,他们的确不需要赔偿我们什么。”
就现阶段而言,燕国和楚国都是秦国需要拉拢的对象,秦国当然不会傻得把自己的潜在盟友往边上推。
秦国主要把精力放在三晋之地,原本齐国其实也是秦国要拉拢的对象。
可谁让这回出了孙膑这么个意外呢?秦齐的关系,自然一下子就变得微妙了起来。
有了秦国发话,齐国使者和魏国使者在思考片刻后,便有志一同地把目光投向了韩国和赵国。
现在少了两国,落在韩国和赵国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
但管他呢,只要遭殃的不是齐国和魏国,他们才不在乎韩国和赵国的利益会不会受损。
在齐国使者和魏国使者虎视眈眈的目光下,韩国使者和赵国使者欲哭无泪。
他们想要以同样的理由逃脱责罚,秦国使者却没有搭理他们。
虽说在战场上,韩赵二国的使者没有出多少力,但他们毕竟上了战场并站在了秦国的对立面,不是吗?既然这样,秦国没有理由出面维护韩国和赵国的利益。
更何况,这血总是要有人出的,不是韩国和赵国,就是魏国和齐国。
为了对秦国并不友善的韩赵二国,跟魏齐二国对上,显然并不划算。
在魏国和齐国的围剿以及其余几国的冷眼旁观下,韩国和赵国成了本次合纵失败的冤大头。
秦国使者看着这一幕,神色颇为冷漠。
弱肉强食,这就是当今之世各国往来的本质。
如果不是他们秦军的实力足够强大,恐怕今天在这里任人宰割的,就会变成他们秦国。
秦国,当以此为戒!
……
由于秦国态度极为坚决,最终,齐国使者还是没能顺利将孙膑带走。
齐国使者对秦国使臣道:“即使秦公不让我们把军师带回齐国,我们也要去看看军师过得好不好。”
这样一来,也能向孙膑表明齐王对他的关怀。
如果孙膑心系齐国,愿意配合齐国使者出逃,他们说不定能够找到机会。
“君上待孙先生如座上宾,齐王不必费心。
往后,孙先生也不再是齐国的军师了,齐使还是尽快改口吧。”
“在军师亲口向王上请辞之前,他一直都是我齐国的军师。
既然秦国待军师如座上宾,为何不敢让我见军师一面?莫非,秦公名义上尊敬军师,实则将军师视为阶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