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子,不光方天林这个时不时仔细观察之人,就连外人都发现了不同。
旁人问起,沈老爹他们都打着哈哈过去。
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沈家日子好过了,吃得比以往要好,要是没点不同那才不正常。
村民也就这么一问,不管沈家人如何回答,他们都会按着自己的想法去理解。
刚过元宵,沈家便迎来两位客人,一个自然不用说,是胡帐房,另一个则是方掌柜。
胡帐房的安顿不用方天林出面,他就陪着方掌柜去了树林子那边。
货物早就准备好,叫人搬上马车就行。
方掌柜没有多待,稍坐了一会便告辞而去。
沈家就这么一个生意伙伴,除了方掌柜之外,之后再没外人上门。
没人打扰,方天林便将全副心神都沉浸在跟胡帐房习字中。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仲春二月。
这个时候农户已经开始出现在田间地头,为春耕做前期准备。
沈家河四兄弟都忙着识字,抽不开身,只能清晨傍晚去地里帮忙。
沈老爹原先连这个都不赞成,识字有多不容易,谁都清楚,干活就要挤占学习时间,尽管只是自习,那也不能轻视。
没准就因为少了课后复习,就要少认几个字,那岂不是会非常遗憾?
沈家河他们好说歹说,才说服沈老爹。
沈家参与学习的人有八个之多,抽出几个人想来不会有问题。
之前二十多天学的字,他们八个人合起来可是全都记住了,不会的也知道怎么读,怎么认。
有书本在手,单独抽出一个字,八个人全都不认识的几率无限趋近于零,这样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三媳妇,这些真像你说的那般是良种?”
沈老爹再次确认。
庄稼是农户的命根子,种子好坏关系到一季收成,可轻忽不得。
他虽然知晓三媳妇本事大,可要拿家中的田地来冒险,心里依然没底。
“嗯。”
早在去年刚收获的时候,方天林就曾跟沈老爹顺带说过一嘴,现在再次提起,沈老爹不得不重视。
这差不多已经成了定律,至少到目前为止,他这个三儿媳妇还未曾出过错,他必须得慎重考虑。
农家一般不会使用自家出产的粮种,因为他们没这个技艺。
当然这通常指的是小麦稻米这样的细粮,像土豆地瓜之类,用自家种子的也并不在少数。
他们也是没办法,靖朝粮食亩产量本就不高,要是粮种再出现问题,产量只怕会更加难看。
多花一点钱,就能得到更大收益,大部分人都愿意付这笔钱。
沈家以往也是如此,除了部分自己留种的蔬菜粗粮之外,基本都在官办粮种店采买。